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自此以后对外贸易额持续增长,其中对美贸易更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仅使中美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而且使两国人民福祉得以提升。然而,美国政府却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逆全球化潮流而行,中美贸易一直阴霾笼罩。2018年3月开始,美国政府不顾中国反对,执意对从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达到了顶峰。中美贸易摩擦激化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特别是对我国外贸企业有着较大影响。为了减少由于汇率波动给外贸企业造成的不必要损失,有必要基于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大背景就我国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现状展开进一步研究,以期找出积极的应对措施。本文从贸易摩擦、汇率风险、VaR模型以及GARCH族模型的基本概念入手,按照识别风险——测算风险——规避风险的思路,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对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外贸企业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其次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基本态势以及梳理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现状对其汇率风险进行识别,之后构建VaR-GARCH模型对人民币兑美元外汇风险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外汇风险。通过研究发现,2018年以来,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幅度进一步扩大,汇率弹性也随之加大。然而在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和不完善的金融市场下,我国外贸企业被动的使用原来的避险工具,缺乏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的专门人才,风险管理体系也不健全,进一步扩大了外汇风险敞口。因此,外贸企业必须找到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而风险测算无疑是风险管理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在当前形势下,应选用置信水平为99%的GARCH(1,1)—T模型来衡量汇率风险。同时,外贸企业应加速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开辟新兴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强自主创新。银行可以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建立风险共担模式。另外,政府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放宽我国外汇政策,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