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养阴功效的芪贞颗粒对早期DR的疗效和机理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早期DR患者66例,随机分为二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66例DR的患者以常规降糖药治疗,口服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治疗组加用中药芪贞颗粒干预治疗,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和治疗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视力检测、眼底照相及血糖、血脂、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16)、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田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等指标的检测。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记录病人的一般人口学指标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和其他安全性指标。结果:(1)临床疗效:3个疗程后对照组有效率为48.4%,治疗组有效率为77.4%。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方面,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其中治疗组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2)对血糖的影响:两组治疗后各指标较同组治疗前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2hPG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FPG、HbAlc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3)对血脂的影响:治疗组治疗后TG、TC、LDL较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HDL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TG、TC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对ICAM-1, VCAM-1及和趋化因子CXCL16的影响:两组治疗后血清CXCL16、VCAM-1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XCL16、 ICAM-1、VCAM-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VCAM-1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5)安全性检测: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均未出现,安全性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异常。结论:(1)具有益气养阴功效的芪贞颗粒治疗DR,使用安全、疗效确切,可改善DR患者的视力及眼底状况,降低气阴两虚型的中医证候积分,调节血糖和脂质代谢,延缓眼底的伤害。(2)DR患者血清CXCL16、ICAM-1、VCAM-1的水平异常增高。芪贞颗粒可明显下调患者血CXCL16、ICAM-1、VCAM-1的水平,阻断炎症介质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改善DR微炎症状态,这可能是该法抗DR眼底血管渗出的重要机制之一。2实验研究目的:研究具有益气养阴功效的芪贞颗粒治疗DR的作用及机理。方法: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并喂养8周,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药物组干预3个月。观察大鼠的生长状况、体重、血糖、及对CXCL16的影响。结果:(1)对糖尿病大鼠行为表现的影响: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及芪贞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空白组,精神萎靡、四肢肌肉松弛、毛发蓬乱、毛色枯槁、弓背蜷体、活动明显减少,对外界敏感度下降。给药8周后,芪贞颗粒各组大鼠精神萎靡、动作迟缓、反应迟钝、自主活动少等情况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对糖尿病大鼠体重的影响:治疗四周后,各组STZ糖尿病大鼠体重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十二周后,各组STZ糖尿病大鼠体重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各治疗组大鼠体重有先下降而后呈上升趋势,芪贞颗粒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3)大鼠空腹血糖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中药干预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说明造模成功。治疗后模型组、中药干预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均高于空白组(P<0.01),但中药干预各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4)对糖尿病大鼠CXCL16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模型组、中药各剂量组大鼠视网膜组织CXCL16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或0.01);治疗后中药干预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CXCL16mRNA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或0.01),但高于空白组(P<0.05或0.01)。结论:(1)具有益气养阴功效的芪贞颗粒能改善DR大鼠的生存状况。(2)芪贞颗粒三个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糖值均降低,说明芪贞颗粒对DR大鼠血糖有改善作用。(3)DR大鼠视网膜CXCL16的水平异常增高,芪贞颗粒可抑制DR大鼠视网膜CXCL16mRNA的表达,减轻其病变程度,对大鼠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较好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