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至2011年,我国连续8年将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锁定“三农”问题,显示了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农业补贴是“三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对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工具,是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世界各国对本国农业都进行各种各样的补贴,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同样有大量的农业补贴存在。我国当前的农业补贴主要有粮食直补、良种和农机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等几种方式,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但现行补贴政策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补贴的资金总量少、补贴范围小、补贴结构不尽合理和资金分散效果不大等。在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往往会根据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结合本地“三农”实际,出台各种针对性强的地方农业补贴政策,这种资金投入往往能有效的改善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在四川,目前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还是依靠家庭收入,种植业和养殖业对家庭收入影响较大。本研究主要针对地方农业补贴政策针对农业产业的影响和效益分析为主。从资料获取的便捷性,研究对象选取四川省山区县之一的石棉县。研究时间段选取2004年至2011年,与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连续关注农村、农业和农民的8年相对应。通过收集、整理石棉县8年来的农业产业中主要项目、产量和产值情况、地方农业产业补贴政策和资金兑现情况,找出农业产业补贴政策对农业产业的效益分析,为政府制定补贴政策提出合理的建议。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资料分析、实证研究和对策建议。主要是基于农业补贴理论、实证资料,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地方农业补贴政策制定、实施和效果的因素,对地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为:①2004年以来,石棉县农业补贴资金总量逐年上升,特别是2010年以来,农业补贴支出增长迅速,但与石棉县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政府对农业补贴总量仍显不足。②从农业补贴结构看,石棉县农业补贴结构可以提升,当前补贴在农村农业基础设施方面投入比较较高,对农业产业补贴较低,对农业产业化方面补贴则明显不足。③从农业补贴效益方面来看,本文通过对农业补贴效益的定量分析得出,石棉县的农业补贴在农业产业和农业产业化补贴方面效益较低,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设补贴方面效益较高。而对人居环境、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影响基本忽略不计根据上述研究结论,论文提出了以下几条政策建议:①确定石棉县农业补贴的原则和明确目标重点;②加大对农业产业基地管理、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营销环节和以新村建设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补贴;③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配套措施,加强地方补贴政策拟定的严密,有效促进农民专合组织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