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饱和切换系统的分析与控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HH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实际控制系统可建模为切换系统,且切换控制能够改进系统性能,能够控制单个控制器不可控制的复杂系统.在过去二十年内,切换系统的分析与控制,及切换控制策略的应用受到许多学者的广泛研究.另一方面,几乎所有反馈控制的实际应用都会涉及到执行器的幅值及速率限制.控制设计技术忽略这些执行器限制将会降低控制系统的性能,甚至会导致闭环系统的不稳定性.由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对具有输入饱和的切换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针对几类具有输入饱和的切换系统,本文讨论了现存结果的不足和局限性,提出了一些新的分析与控制设计条件.对于一类具有状态及输入受制的分段仿射系统(特殊的切换系统),本文研究了其镇定及l2增益控制问题.基于切换系统方法,本文也考虑具有执行器饱和的网络控制系统(NCS)的控制设计问题.文中所提出的条件改进并丰富了一些现存的结果,且所有控制设计条件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表示,能够方便地利用现存标准软件求解.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   1.)在驻留时间切换信号下,研究了具有输入饱和的连续时间及离散时间切换线性系统的状态反馈镇定及权L2(l2)增益控制问题.首先,设计了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切换系统在零扰动下是局部指数稳定的,并同时讨论了吸引域的估计及其优化设计问题.然后,在能量有界的扰动下,估计了系统的扰动容忍能力,并在可容忍的扰动集上设计了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切换系统从扰动到控制输出的权L2(l2)增益小于或等于一个正常数.所提出结果的驻留时间可以事先规定的,且估计的吸引域具有较小保守的形式.数值例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所得结果的有效性和优点.   2.)研究了具有输入饱和的连续时间及离散时间切换线性系统的动态输出反馈镇定及权L2(l2)增益控制问题.在驻留时间的切换信号下,首先设计了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切换系统在零扰动下是局部指数稳定的,且讨论吸引域的估计及其最大化问题.然后,在能量及幅值有界的扰动下,提出了系统的扰动容忍条件,并在可容忍的扰动集上,设计了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从扰动到控制输出的权L2(l2)增益小于或等于一个正常数.数值例子和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结果的有效性.   3.)研究了具有可镇定及不可镇定子系统的饱和切换线性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问题.通过选取适当的依赖于时间的切换信号,首先提出了保证闭环切换系统局部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然后,设计了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切换线性系统在饱和约束下是可指数镇定的,并同时给出吸引区域的估计及其最大化问题.所提出结果包括连续时间及离散时间情形.作为所得结果的进一步应用,本章也讨论了执行器饱和下的异步切换控制设计及间歇控制设计问题.数值例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有效性.   4.)研究了一类具有输入饱和及时变时滞的切换线性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问题.利用驻留时间的切换信号及多Lyapunov泛函方法,首先提出了闭环切换时滞系统局部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然后在LMI框架下给出了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条件.为了得到较大的吸引域,可行性问题被转化为最优化问题.通过利用保守性更小的限制条件,进一步地提出了改进的控制设计条件,该设计条件具有较小的保守性,能够估计到更大的吸引域.所得结果包含连续时间及离散时间情形,且退化的结果改进并补充了一些现存结果.数值例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结果的有效性及贡献.   5.)研究了一类具有输入与状态受限的不确定离散分段仿射系统的鲁棒镇定及l2增益控制问题.利用辅助的反馈矩阵,首先设计了分段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在零扰动下是鲁棒渐近稳定的,同时讨论了吸引域的估计及最大化问题.在能量有限的扰动下,提出了系统的扰动容忍条件,并设计了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在可容忍的扰动集上,从扰动到控制输出的l2增益小于或等于一个给定的正常数.所有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允许饱和发生,因此相对一些现存结果中的非饱和控制器具有较小的保守性.数值例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结果的有效性和优点.   6.)研究了具有执行器饱和的网络化控制系统(NCS)的状态反馈镇定及l2增益控制问题.基于切换系统方法,首先设计了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切换时滞系统是局部渐近稳定的,且为了估计到一个更大的吸引域,提出了相应的最优化问题.然后,在能量有界的扰动下,设计了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从扰动到控制输出的l2增益小于或等于一个给定的正常数.作为进一步的讨论,通过利用保守性更小的界定条件,提出了一个改进的镇定条件.数值例子和仿真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移动传感器网络可以在监视区域对目标实施不间断的探测。传感器节点配备震动、声响、磁敏、红外、图像等传感器,能对人员、轮式车辆、履带车辆,甚至低空目标进行实时探测,同时,各
在传统能源日益萎缩枯竭的今天,大力开发绿色能源成为人类科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风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在能源供给中的比例正在逐步提高。独立变桨距控制技术作为风力发电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风机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成为众多科研院所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风力发电机组的组成、分类及工作原理,为选择何种类型的发电机组进行建模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介绍了变桨距系统的工作原理,明确本文研究时采用电驱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供电问题也越发关注,从质量到性能都提出更高要求,鉴于人们的要求提高,也使供电部门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最为直接影响到
变结构控制中的滑动模态对参数摄动与外部干扰具有完全适应性。离散变结构控制能够实现“准滑动模态”,系统误差仅能够收敛到零点的邻域内。当系统中存在未知周期特性时,单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因此人们也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在众多疾病中,心脏病所占的比重以及致死程
随着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的来临,高速网络的覆盖,互联网为在嵌入式智能控制终端的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网络技术支持。而智能家居设备的网络化也是势在必行,人们投入更多的科研在智
随着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飞快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人们对无线传感网络的研究也更加深入。生物启发作为一种技术创新发展思路也为各类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在无
随着移动设备功能的不断丰富以及物联网的发展,网络数据堵塞大有上升的趋势。在面对有利的频谱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不断增长的吞吐量需求,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ultiple-inp
近年来,全球的能源使用量逐年上升,由消耗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在年年加重,导致人们需要找到其他更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能源使用方式。得益于分布式发电技术和微电网技术的发展,如今
物联网是互联网在实体世界的延伸,各种物联网设备经由互联网的连接进行数据通信。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物联网系统对这些设备进行控制,从而间接实现对实体世界的控制。随着物联网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