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重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症状及代谢指标特征规律分析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al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是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试验对象。分析比较不同体重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症状、舌脉及代谢指标的分布规律,并初步探究体重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满足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首先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家族史、身高及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并结合体重指数水平分成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共三组,运用随机数表法每组抽取40例,共纳入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再结合门诊2型糖尿病中医问诊表进行临床信息采集,包括中医症状、舌苔脉象、代谢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血脂、肝功及血尿酸水平),计算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并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2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例数或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以均值±标准差表示,不满足者则采用非参数检验,可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且采用Spearman相关进行指标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分析。以P(27)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不同体重指数组间一般情况的比较三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分布及2型糖尿病病程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之间在糖尿病家族遗传史、既往高血压病史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肥胖组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44.48±11.85岁)小于正常体重组(50.23±10.57岁)、超重组的(49.63±11.38岁)(P<0.05)。2.不同体重指数组间“三多一少”症状分布的比较120例患者中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者为73例约占总数的60.8%,其中肥胖组有29例占组内72.5%,超重组有24例占组内60.0%,正常体重组有20例占组内50.0%,三组之间在“三多一少”症状分布上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不同体重指数组间常见中医症状分布的比较肥胖组患者中排列前五位的中医症状依次为:神疲乏力20例(50.0%)、大便溏泻17例(42.5%)、性急易怒16例(40.0%)、怕热16例(40.0%)、自汗15例(37.5%)。与正常体重组(7例,17.5%)、超重组(8例,20.0%)相比,肥胖组(17例,42.5%)中出现大便溏泻的例数较多(P<0.05)。与正常体重组(3例,7.5%)相比,超重组(11例,27.5%)中出现怕热的例数较多(P<0.05),肥胖组(16例,40.0%)中出现怕热的例数明显增多(P<0.01)。肥胖组中出现脘腹胀满、口苦的例数(14例,35.0%)显著比正常体重组(4例,10.0%)多(P<0.01)。4.不同体重指数组间舌苔脉象分布的比较正常体重组(75.0%)和超重组(62.5%)以薄苔为主,肥胖组(52.5%)以腻苔为主。肥胖组患者的舌苔较正常体重组更易出现腻苔(P<0.01)。纳入患者的脉象以沉脉(75.8%)、弦脉(18.3%)居多。5.体重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的相关性体重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呈正相关(r=0.303,P<0.01)。6.体重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体重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负相关,与空腹C肽、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依次为-0.217、-0.262、0.576、0.372、0.326、0.318,P<0.05)。结论:1.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不以“三多一少”为典型症状。2.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上易出现大便溏泻、怕热、自汗、脘腹胀满、口苦等症状,舌苔以腻苔为主,而正常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则不易出现上述症状。3.体重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可呈正相关。4.高体重指数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更小,其糖脂代谢、肝功能及血尿酸水平更易紊乱。
其他文献
最优控制作为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系统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源消耗等方面有相当影响力,已成为工业过程中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鉴于离散时间最优控制广泛应用于多阶段控制和调度等实际问题中,故离散时间最优控制问题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当前的热点.随着全局优化不断涉足于最优控制领域,利用辅助函数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近年来,众多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相
目的:分析比较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伴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患者肾组织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及其受体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表达分布及表达量变化的规律;探讨TSP-
目前,科西斯坦岛弧(KIA)西南部的年代学和Hf同位素的研究资料较为缺乏。为了解析KIA西南部(斯瓦特谷)的地质过程,本次研究旨在解释这些岩浆的分离和演化过程的问题,进一步揭示Metaplutonic杂岩体和上覆或侵入的Chilas杂岩体的成因联系。此次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锆石的U-Pb定年和配套的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锆石的年代学结果有助于约束地球深部的动力学过程,
本文针对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南部S06-2柱状样岩心,通过AMS14C测年,粒度和黏土矿物特征分析、XRF元素分析以及古气候分析,结合相应研究区的前人研究成果及重大历史事件,探讨了27.5ka以来沉积物沉积特征、物源和古气候演化。结果如下:粒度组分以粉砂为主要成分,其次为粘土,砂含量最少,沉积速率大,分选较差。黏土矿物组分特征和定年结果表明,S06-2沉积物柱状样基本上全部受到台湾东部河流的影响,长江
非线性算子方程的求解是计算数学的理论基础,也是现代科学计算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研究ω-条件下求解非线性算子方程的Ulm-like和Ulm-type这两种修正Ulm方法的收敛性.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介绍若干用于求解非线性算子方程的数值算法,接着介绍与本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概念,包括收敛条件,收敛阶,以及Banach空间的相关结论,最后给出本文的主要结果.第二章研究求解非线性算子方程的Ulm-lik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而微观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其增加值率的提升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然而已有文献表明,源起于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市场分割问题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企业经营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关于影响的方向,学界尚未达成普遍共识;在研究角度方面,也未将企业增加值率纳
在系统生物中,学习和模拟基因调控网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其中Kauffman首次提出将逻辑关系引入布尔函数,即用布尔网络模拟和分析基因调控网络.由于布尔网络非常适合于基因调控建模,所以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由于布尔网络的研究工具属半张量积较为合适,所以本文半张量积这个工具将布尔网络中的逻辑关系转换为代数形式,这有利于布尔网络的分析.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首先
论文围绕蒙亚啊铅锌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问题,基于野外地质勘查,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整理分析、光薄片详细镜下观察,系统总结蒙亚啊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为矿区进一步找矿预测提供理论依据。蒙亚啊铅锌矿床位于念青唐古拉成矿带东段,区内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来姑组地层和中二叠统洛巴堆组地层富含铅锌成矿元素,是主要的矿源层。矿区近EW向、NW向及SN向断裂为成矿物质运移及沉淀提供通道和沉淀场所。矿区岩浆岩
背景及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简称为冠心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近年来,随着现
光子技术是满足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对信息传输和处理巨量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但目前光子系统的集成度较低导致无法完全发挥光子技术的优势,其中光信号的模式转换效率低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克服这一瓶颈,本论文提出利用光学超表面提高亚波长波导结构中的模式转换效率。光学超构表面是利用亚波长周期单元构建的人工光学结构,其周期单元的横向尺寸和厚度都远小于工作波长。光学超表面可将传统光学器件厚度压缩到亚波长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