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和密度聚类算法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ang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安全及保密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数据加密、防火墙等都是被动防御措施,已不能完全阻挡攻击者的入侵。作为一种主动防御措施,入侵检测技术成为信息安全中重要的一部分研究内容。   入侵检测对误操作、外部攻击、内部攻击进行实时保护,在系统受到危害之前实施拦截并对入侵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攻击行为给系统带来的危害。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多元化、分布化及高速化,新的入侵手段层出不穷、日益多样化,网络流量飞速增大,传统的入侵检测技术面对这些问题存在着许多不足。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入侵检测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的,如何从大量的数据中抽取出有用的信息,从而进一步用来建立知识、行为规则库是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国内外提出的数据挖掘技术在入侵检测中应用的算法比较多,但是并不存在一种能适合所有情形的数据挖掘算法,所以在算法研究方面至今尚无权威性的成果。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技术中的一类重要算法,将相似的对象归为一类,更有利于人们找出有用的知识和信息。   CLIQUE算法是聚类算法中的一种,此算法在处理高维数据集时效果比较好,但是在聚类过程中,对子空间的非密集单元采取了裁剪的方法,算法采用的这种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却导致了其聚类质量和效果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细化技术对CLIQUE进行了优化处理。在处理非密集单元时,采用细化技术的思想,将其向密集单元移动,最后所有相关联的密集单元形成聚类。精细化处理的CLIQU算法克服了CLIQUE算法精度受方格大小影响、以及由于裁剪造成的聚类结果精确度不高的缺点。该算法结合了网格聚类的低时空复杂度和密度聚类的良好抗噪性的特点。   本文探讨了入侵检测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聚类分析技术,对异常检测、误用检测、基于主机的和基于网络的检测技术做了详细描述;详细介绍了常用的数据挖掘算法及数据挖掘技术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对常用的聚类算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研究了基于网格和密度的CLIQUE算法。   本文将网格和密度相结合的聚类算法应用在入侵检测中,目的是解决现有入侵检测算法中普遍存在的对数据输入顺序敏感的问题。用KDDCUP1999的数据集进行了仿真实验,将细化处理的CLIQUE算法和原CLIQUE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比原算法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提高了检测率,降低了误报率,并且对未知入侵也有一定的检测能力。
其他文献
遮挡现象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当视觉目标沿着观测者的观测方向在空间结构上产生交错,必定会导致对观测者观测行为的干扰,比如在模式识别、自动化场景认知、三维重建
网格计算是近年来研究较为热门的一项技术,它能够把整个互联网集成为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全球范围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及知识资源等广泛分布的大量
社区结构作为社会网络的一个非常重要性质,可以反映出社会网络成员个体的行为特征以及与其它个体的关系特征,发现社区结构有助于对社会网络内部规律的分析与理解,对社会网络
以神经元为基本信息处理单元的生物神经网络系统,被广泛地用来描述认知、决策和控制等智能行为方面的问题。人们在神经网络的动力系统方面进行了研究:经典的单层单向的Hopfield
在高速网络环境下,并行文件系统以其高可靠性、高扩展性、高并发性在科学与商业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Lustre作为典型的并行文件系统采用了基于对象的存储技术,将存储对象
随着软件系统的复杂程度增加,需要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保证软件质量。基于UML模型测试的最大优越性在于,测试过程能和程序实现实现同步,因而成为软件测试的研究热点之一。面对
人脸识别作为生物特征识别的主流技术之一,是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主流的人脸识别技术对光照、姿态等由于非理想采集条件或者用户不配合造成的变化鲁棒性较差。流形学习
近年来,网络安全问题不断凸显,病毒(Virus)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其危险性也在不断增加。各个互联网安全厂商分别设计开发新的安全防护产品,以加强对病毒入侵的检测工作。在这些新
图像分割是指将图像分解为多个各具特性的区域(也称为超像素)的过程。图像分割的目的是为了更直观地表达图像各个区域所包含的不同信息以及区域间的联系,图像分割结果的好坏
在中医理论中,舌头是反映人体状况的一面镜子,脏腑病变可由舌部的变化得知。传统的中医舌诊需要医生通过肉眼辨别分析,主观性强,重复率低,并受环境等因素影响。采用计算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