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变异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mo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颌第一恒磨牙通常含有2个牙根(近中根和远中根)、3个根管(近中2个,远中1个),但有时会在远舌侧出现额外的远舌根。该牙根变异在白人与黑人中发生率较低,一般小于5%,而在黄种人具有更高的发生率。下颌磨牙远舌根变异具有重要的人类学价值,常被用于人群比较以及不同种群间亲缘关系的分析。远舌根变异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远舌根在诊断中遗漏或处理不善将导致治疗失败。本课题的目的包括:(1)采用CBCT观测远舌根变异在中国人中的分布规律;(2)使用显微CT研究三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系统及髓室底的解剖特点,(3)测量其根管弯曲度,(4)测量根尖及根分叉水平、根管壁厚度、根管宽度及锥度,(5)揭示根尖解剖结构的特点,(6)测量不同牙周附着水平的牙根表面积;(7)探讨不同X线投照角度对诊断远舌根的作用。实验一:采集500例患者的CBCT(Galileos,Sirona Dental Systems GmbH,Bensheim,德国)图像资料。观察远舌根在下颌第一、二、三恒磨牙中的发生状况,计算其发生率双侧共同发生率。性别差异及双侧差异采用卡方检验;Spearman检验分析左右侧相关性。结果显示,三根型下颌第一磨牙的人群发生率为31.98% (134/419人),牙齿发生率为25.89% (217/838牙);双侧共同发生率为61.94%。女性组(P < 0.05)及男女混合组(P < 0.01)中右侧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侧。双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7(P < 0.01)。远舌根在下颌第二、三磨牙的发生率分别为2.02% (8/396人)及12.10% (19/157人)。双侧共同发生率依次为12.50%及35.83%;相关系数rho分别为0.22(P < 0.01)和0.50(P < 0.01)。实验二:从临床随机采集到122个拔除的下颌第一恒磨牙,统计远舌根的发生率。选择20个牙根无缺损的三根型下颌第一磨牙(三根组)及25个双根型下颌第一磨牙(双根组)进行显微CT扫描(GE HealthCare,London,Ontario,加拿大)及3D重建。结果表明,三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发生率为31.97% (39/122)。远舌至远颊、远舌至近舌根管口的平均距离分别为2.93 mm和2.86 mm。近中根以2-2型根管为主,在三根组发生率为65%,在双根组为64%。1-1型根管常见于远舌根、远颊根以及双根型下颌第一磨牙的远中根,发生率依次为100%(20/20)、95%(19/20)和72%(18/25)。侧副根管在远舌根较为少见。未观察到发自髓室底通往根分叉的副根管。实验三:Mimics 10.01软件(Materialise,Leuven,比利时)对20个三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及25个双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根管系统进行3D重建。在平行投照模式下采集颊舌向观及邻面观的影像,导入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Media Cybernetics,Silver Spring,MD,美国),用Schneider法及改良的Pruett法测量根管的弯曲度。结果表明,三根组颊舌向观,近颊根管初次弯曲的平均弯曲角度为24.34°,近舌根管为22.39°,远颊根管为13.71°,远舌根管为13.81°;邻面观,远颊根管弯曲度平均值为16.60°,远舌根管为36.06°。颊舌向观远颊根管二次弯曲出现率高达60% ,平均弯曲角度26.94°。邻面观,远舌根管弯曲段圆心角59.05°,弯曲半径均值6.17 mm,弧长5.73mm。总地来看,三根组与双根组的近中根各项测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四:Mimics 10.01界面下测得20个三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根分叉比近中根分叉平均高1.09 mm(P < 0.01)。近颊、近舌及远颊根管的近、远中根管壁比颊、舌侧根管壁厚度小(P < 0.05)。4个根管中远舌根管的⊿C均值最小,并呈圆形,而其他3根管更加扁圆。除了远舌根管中段,颊舌向平均锥度总是大于近远中向。实验五:Mimics界面下观测牙齿3D模型的根尖解剖结构。结果发现,远颊根的根尖孔多位于远中舌侧,占50%(10/20);远舌根根尖孔常偏向颊侧,占35%(7/20);双根组远中单根管根尖孔大多偏向远中侧,占50%(11/22)。远颊根管根尖狭窄的长、短径显著高于远舌根管(长径:0.32 mm对应0.22 mm,P < 0.01;短径:0.25 mm对应0.22 mm,P < 0.05)。三根组根尖狭窄至根尖孔平均距离为0.67±0.32 mm;根尖孔至根尖顶平均距离为0.49±0.28 mm。实验六:Mimics界面下测量釉牙骨质界下0 mm、2 mm,4 mm,6 mm,8 mm,10 mm水平及根分叉水平剩余牙根表面积值及百分数牙根表面积,对牙周附着水平与剩余牙根表面积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根组牙根表面积均值为410.6 mm2,高于双根组的391.6 mm2(P > 0.05)。一次函数回归方程能简单、准确地拟合牙周附着水平与剩余牙根表面积间的关系。牙周退缩5.76 mm(双根组)及5.61 mm(三根组)时,剩余牙根表面积不足正常时的50%。实验七:从临床采集29个拔除的三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X线数字化成像系统(Trophy,Elitys,法国)拍摄牙齿在颊舌向正位投照片、近远中向邻位片、近中20°及远中20°偏位投照片。以远舌根根尖是否被远颊根影像阻挡为标准,判断不同X线投照角度及投照组合对远舌根的显示效果。结果表明,远中20°偏位片显示远舌根的效果最佳,显示比例高达89.7%;近中20°偏位片显示比例为27.6%;正位投照片对DL根显示比例最低,仅为17.2%。同时拍摄近中及远中20°偏位投照片,DL根的显示比例可以达到100%。综上所述,远舌根变异在中国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三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通常存在4个独立的根管,侧副根管在近中根、远颊根发生率较高。髓室底的几何数据可作为探寻远舌根管的参考。掌握根管弯曲的分布特点,以及根管垂直长度、根管宽度、长短径之比及根管锥度等几何测量数据对于三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根管预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根尖解剖结构的观测对工作长度的确定、根尖预备及充填具有指导意义。利用显微CT及计算机3D重建技术能够便捷、准确地测量牙根表面积;远舌根的发生对牙根表面积的增加影响有限。临床上,远中20°偏位X线牙片对远舌根的诊断价值最高。
其他文献
近断层地震动是近十多年地震学和地震工程学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上世纪末全球发生了许多破坏性地震获得了许多有价值得强震记录,为近断层强地震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粒子在油-水界面的吸附行为及其稳定的乳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人们对于此类乳液的研究还不是很完善。本论文中,我们首先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两
全民科学素质浪潮的推进使得科技博物馆和学校等的科普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天,科技博物馆以其丰富独特的展教资源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往,公众去科技博物馆参观不但可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性。之所以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是因为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城乡差距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城乡差距的扩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为了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水性环氧涂料在现代涂料工业显得尤为重要。水性涂料的使用不仅有利于控制污染、降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并且改善从业人员的健康及安全。本文利用
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乳腺癌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临床上青年乳腺癌已不少见,一般认为其生物学行为具有较强的侵袭性、恶
强研磨性硬地层的快速钻进问题,是深井、超深井钻井提速的技术难题。四川须家河组地层埋藏深、可钻性差、研磨性强,在以往钻井提速过程中,钻头钻速慢,寿命短,钻头消耗量大,大
目的通过检测DNA损伤修复基因产物—MGMT、ERCC1在胃癌及胃粘膜异型增生中的表达情况,以了解MGMT、ERCC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可否将MGMT和ERCC1作为监测胃粘膜早
以土地归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海域归国家所有为法律背景,受到巨大经济利益驱动的各方对滩涂展开了激烈冲突,表现为私主体之间、公权力之间、私主体和公权力之间三种不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