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分析比较腹部按摩联合足三里穴调制中频电刺激与常规护理对腰椎退行性变患者术后便秘症状、便秘发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通过腹部按摩联合足三里穴调制中频电刺激预防和改善患者术后便秘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方法(1)选取2019年2月~11月期间,收治于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甲医院骨科病区腰椎退行性变行腰椎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94例。采取历史对照设计的抽样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行腰椎手术治疗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4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7月至2019年11月行腰椎手术治疗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4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腰椎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便秘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腹部按摩联合足三里穴调制中频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便秘症状、便秘发生例数、便秘药物使用例数、便秘患者生活质量,对腹部按摩联合足三里穴调制中频电刺激进行效果评价。(2)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频数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中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用sx±进行统计描述,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进行统计学描述;计量资料中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用c2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态、医保类型、主要照顾者、手术相关病种、手术节段、手术时长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干预后:(1)观察组患者术前一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PAC-SY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946,P<0.001);对照组患者术前一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PAC-SY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978,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PAC-SY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5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PAC-SY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15,P>0.05)。(2)观察组首次排便间隔时间、术后一周平均排便间隔时间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359,P<0.001)。对照组首次排便间隔时间、术后一周平均排便间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355,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间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7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一周平均排便间隔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8,P<0.05)。(3)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术后7天便秘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2,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3天、术后7天便秘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3天便秘发生例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46,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7天便秘发生例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0,P<0.05)。(4)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术后7天通便药物使用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7,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3天、术后7天通便药物使用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3天通便药物使用例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7天通便药物使用例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2,P<0.05)。(3)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一周PAC-QOL总分分别为45.09±6.97、53.19±11.26,两组患者术后一周PAC-QOL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一周PAC-QOL评分中生理、担忧、满意度三个维度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841,-2.246,-5.290,P均<0.05),社会心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65,P>0.05)。结论(1)腹部按摩联合足三里穴调制中频电刺激能够改善腰椎退行性变术后患者的便秘症状并减少通便药物的使用;(2)腹部按摩联合足三里穴调制中频电刺激能够有效提高腰椎退行性变术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腰椎退行性变术后患者对便秘症状的担忧情绪,提高患者对术后排便情况和便秘相关治疗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