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损伤大鼠视网膜TNF-α的表达变化及米诺环素对其表达的影响

来源 :昆明医学院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lc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光损伤大鼠视网膜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变化的规律,及预先使用米诺环素(Minocycline,MC)对其分泌表达的影响,探讨视网膜光损伤的损伤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光照对照组、光照实验组,每一组再分为光照后6小时、3天、7天、14天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各6只大鼠(12只眼)。所有大鼠暗适应24小时。正常对照组暗适应后直接取材。光照前90分钟,光照实验组大鼠MC灌胃(45mg/kg),光照对照组大鼠等量PBS液灌胃。光照强度1737.9±393.0lux的绿色荧光灯连续照射36小时。分别于预定时间点取眼球,左眼石蜡包埋、HE染色、TNF-α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IPP)测量视网膜外核层(outer nuclear layer,ONL)厚度。右眼球摘除后即刻完整取出视网膜,匀浆后取上清液,ELISA法测定TNF-α的吸光度(O.D)值并计算出TNF-α浓度。数据用SPSS15.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正常对照大鼠视网膜形态正常,TNF-α未见阳性染色,ELISA定量仅含微量。2,光照对照组视网膜6小时即出现病理改变,3天和7天进行性加重,14天略有减轻。视网膜TNF-α阳性表达6小时开始增加,3天显著增加,7天减少,14天进一步减少,ELISA定量结果和免疫组化结果相平行。各时间点ONL厚度、TNF-α表达量和正常对照组相比,P值均<0.05。3,光照实验组各时间点视网膜病理改变均较光照对照组轻,各对应时间点ONL厚度两两比较P值均<0.05,和正常对照组相比(6小时组除外),P值均<0.05,而6小时组P>0.05。TNF-α表达量均较光照对照组同一时间点为少,两两比较P值均P<0.05,和正常对照组比较(14天组除外)P值均<0.05,14天组P>0.05。【结论】本实验首次研究了光损伤大鼠视网膜TNF-α定位和定量的表达变化,及预先使用米诺环素对TNF-α表达变化和视网膜病理损伤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光损伤大鼠视网膜TNF-α表达增加且呈动态变化,与视网膜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说明光损伤时过度表达的TNF-α参与并加重了视网膜光损伤。2.MC能减少光损伤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的丢失,对视网膜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TNF-α分泌细胞的活性、减少TNF-α的过度分泌实现的。3.分泌TNF-α的小胶质细胞参与了视网膜光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其他文献
中等肥力的土壤上栽培大豆、接种高效的根瘤菌株后,在大豆初花期追施少量氮肥,既能充分发挥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又可补充大豆生育后期根瘤固氮和土壤供肥的不足,满足果荚发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容积扫描系统(AVSS)在外周神经源性良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个经病理证实为外周神经源性良性肿瘤的AVSS及常规灰阶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农作物杂种优势的应用,在我国已有近30年的历史。而高粱杂种优势的利用却是比较早的。高粱雄性不育系3197A 在五十年代引进我国后,到六十年代先后选育出一批杂交组合:晋杂5
Fuchs综合征,又称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是一种炎症反应较轻微的慢性前葡萄膜炎。Vogt-小柳-原田(VKH)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炎症性疾病,推测其可能通过自身免疫反应介导
冬小麦对硒元素的吸收明显分为两个阶段,拔节前有占总量83%的硒被吸收,拔节后吸收了占总量17%的硒,呈前重后轻的吸收特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吸收硒的分配特点是:叶片分配比率
植物矿物营养诊断指导施肥技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橡胶叶片(含植物样品)养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以往都是按常规分析法采用酸消化法测定氮和磷;用干灰化法
用γ射线透射法研究土壤水分特性是精确而有效的。Soane 报道用双能宽束γ射线同时测量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密度。Corey 等借助组合双源通过一个1cm 准直孔对前法作了改进,并测
目的:贲门癌是发生在胃贲门部的恶性肿瘤,贲门癌是我国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贲门癌最显著的流行病学特征是与食管癌地域分布的一致性。部分地区贲门癌发病率可高达190/10万
放射治疗(RT)已被推荐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肝细胞癌(HCC),放射性肝病(RILD)是阻碍肝癌放疗疗效提高的主要并发症。多数HCC患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等所有能继发
A servo control system is prone to low speed and unsteadiness during very-low-frequency follow-up. A design method of feedforward control based on intelligent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