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原子尺度下氨基酸分子与金属作用机理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wei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基酸是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单元,生物体内的氨基酸与金属元素通常通过配位键或离子键等结合形成具有特殊功能的配合物,在多种重要的蛋白质中起到结构维持、功能发挥和调控等作用。而氨基酸与金属原子通过配位形成的配位产物因在仿生材料中的潜在应用也受到关注。因此,在原子尺度研究氨基酸与金属的相互作用有助于认识金属在特定生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理。由于天然的氨基酸分子的非平面的空间构型使得其与金属原子的作用方式较难进行原子尺度的精确表征,在本论文中,我们选用了结构近似平面的氨基酸分子ANA,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成像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在原子尺度下研究了氨基酸ANA与铁原子以及铜原子的相互作用。铁作为人体内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是生物体内多种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元素。在本论文第三章与第四章中,我们研究了ANA分子与铁原子在Au(111)与Ag(111)表面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铁原子的引入能够诱导ANA分子上羧基脱氢,并与脱氢后的羧基配位形成金属-有机配合物。覆盖率、ANA/铁原子比例以及衬底的改变均会导致ANA分子与铁原子的配位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应归结于脱氢羧基配位的灵活多样性以及不同覆盖率、ANA分子/铁原子配比以及衬底下配位键与氢键相互作用的竞争。虽然ANA分子与铁原子的配位模式灵活多样,但铁原子始终保持与四个相邻氧原子配位,配位构型基本维持不变。铜同样是人体必需的金属元素。在本论文第五章与第六章中,我们研究了Cu(111)与Cu(110)表面上ANA分子与铜原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加热环境下铜原子会诱导ANA分子上羧基与氨基发生脱氢。但与铁原子不同,铜原子并未与脱氢羧基进行配位,而是与脱氢后的氨基配位,表明铜原子/铁原子与氨基酸配位时存在优先性差异。在Cu(111)上,ANA与铜原子形成的配位结构不随覆盖率改变且均为单原子中心;而在Cu(110)上,覆盖率的增加将导致ANA分子与铜原子配位结构的配位中心由双/单原子的交替排列转变为单原子中心,其配位结构也从准有序转变为高度有序,并使得铜配位中心在表面的排列发生改变。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研究氨基酸与不同金属的相互作用,并为新型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复杂旋转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滚动轴承作为旋转机械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其运行状态对机械设备正常工作乃至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事关重大。因此,开展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然而,传统的故障诊断技术特征提取能力不足,很难有效利用海量数据中的深层特征。同时,实际工业生产中,滚动轴承故障数据稀少,数据样本比例不平衡的特点,对依赖数据质量的深度
本文针对窄间隙坡口自动化MIG焊接过程中,焊缝特征信息不明显、图像处理时间长、系统精度和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难题,开展窄间隙焊缝跟踪平台设计、坡口视觉图像处理和偏差计算、焊缝跟踪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系统软硬件集成以及实验验证等技术研究,突破了窄间隙坡口焊缝跟踪焊缝识别传感器设计、弧光、飞溅、烟尘等干扰条件下接缝图像处理算法精度和实时性等关键难点,研制了窄间隙坡口焊缝跟踪系统,设计了“模板匹配式”图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在社会发展和军事应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重点体现。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应用环境的复杂化,人们对导航定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性能需求也不断提高。在GNSS中,导航接收机对信号的捕获和跟踪处理将直接影响最终的导航输出精度,决定了GNSS接收机的性能。传
微纳卫星编队飞行任务对星间相对位置保持和轨道机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针对微纳卫星质量轻、体积小、功耗低等特点,亟需研制出一种比冲高、推力小、响应快的脉冲式轨控微推力器。本文针对“田园一号”微纳卫星编队飞行任务的技术需求,开展了轨控推力器的总体设计,系统主要包括一级储箱、稳压罐、电磁阀、传感器、电加热喷口以及控制电路。通过对比,最终选择R134a作为冷气推进系统的推进工质。随后基于理想气体的一维定常
316L不锈钢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而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随着工业化和科技的进步,对316L不锈钢的深入研究和其性能及变形机理的探索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探索晶粒尺寸对材料拉伸性能及断口形貌的影响、对材料轧制变形机制的研究、对试样冲击韧性的分析以及常温和低温环境下层状异构不锈钢的拉伸性能和协调变形机理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以316L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冷轧+退火的传统工艺制备不同晶粒
多次短间隔冲击力学环境广泛存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应用中,如钎杆凿岩,发动机活塞冲程等,此类重复作用的高应变率动态载荷是众多材料疲劳损伤和结构件失效的关键因素。特别对于一些特殊的多次高冲击环境,典型如多层硬目标侵彻弹药的高速侵彻过程,其引信机构及控制组件不但直接承受连续穿层过程的高幅值加速度作用,同时还受应力波传递和结构响应振动的影响,力学环境呈现多次冲击-振动耦合特征。该力学环境既是弹体及引信机构必
无人车的环境感知作为自动驾驶的第一个环节,其核心在于使无人车能够准确地感知并理解车辆自身和周边环境的状态,而环境感知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障碍物检测。本文以无人车的障碍物检测为研究对象,采用局部高度差与多帧融合技术实现了正障碍物检测;采用侧装32线激光雷达的方法实现了非结构化环境中的负障碍物检测;提出了逆深度直线进行点云分割。详细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为了检测非结构化环境中的正障碍物,提出了基于局
Ni-Al-Cr合金在时效过程中,富Al的γ′-Ni3(Al,Cr)相从γ基体中析出,γ′相的形貌及分布与合金中Al和Cr元素的含量、时效温度和外力状态有关,合金的成分、时效温度和应力状态均会引起合金性能变化。因此,研究Ni-x Al-(20-x)Cr(at.%)合金成分、温度、外应力以及元素互扩散对微观组织和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对Ni-Al-Cr为基础成分的镍基高温合金的设计和性能预测有重要参考意
随着工业的发展,小批量个性化定制产品越来越多,快速制造技术应运而生。快速制造技术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缩短了产品研发的制造周期,但是快速制造技术也存在激光烧结成本高精度差,光固化有毒质脆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一种快速熔模铸造技术,即熔融沉积与熔模铸造相结合,通过打印出高精度蜡模结合铸造技术得到高精度产品。本文结合了其他快速成型技术的优缺点,设计了一种的熔模铸造3D打印系统,并使用ANSYS
环境感知作为移动机器人的“眼睛”,是其导航定位与规划控制的基础。因此,实时有效的可通行区域检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多线激光雷达凭借其优良的几何特性、精准的测量特性和稳定的工作特性,在环境感知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针对现有方法在室外复杂环境下检测性能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VLP-16的稀疏点云数据,研究面向室外复杂环境的可通行区域检测方法。旨在克服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为移动机器人提供稳定、准确、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