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上请求权的诉讼时效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chao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上请求权能否适用诉讼时效的问题,一直以来争论颇多。在《中国民法典》制定的前夜,解决这一难题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探讨了物上请求权的性质,在评析了各类学说的基础上,持赞同独立请求权说的立场。认为:物上请求权是一种依附于物权的相对独立请求权。这一结论是建立在两个层次的分析之上的:其一,对物上请求权的上位概念――请求权的分析。认为从民事权利构造的角度说,任何民事权利均包含着基础权利和请求权两部分。请求权并不是债权所独有的,物权、人格权等绝对权中也有请求权。而且完整意义上的请求权是由“应然性请求权”与“实然性请求权”所构成的:前者是基础权利行使正常时,作为民事权利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后者是当基础权利受到侵害时,以相对独立的救济权的形式而出现的。其二,将请求权的理论运用于物上请求权。物上请求权既不属于物权,也不属于债权,而是基于物权所产生的一项相对独立的请求权,因而应当适用请求权的相关规则。但物上请求权又是物权的一种天然保护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受基础权利物权的影响,与之同呼吸共命运,因而又具有不同于其他请求权的特殊之处。从物上请求权的性质来分析,应当只承认返还原物请求权、妨害排除请求权以及妨害防止请求权这三种类型。其次本文探讨了诉讼时效的效力和客体问题。在综合比较了几种学说的基础上,本文赞同抗辩权发生说,认为: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产生对抗权利人的抗辩权。因此,相对于抗辩权的请求权即为诉讼时效的客体。请求权之所以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在于请求权的长期存在会使义务人一直处于权利不确定状态,因此法律必须对请求权的行使期间作一定的限制。最后本文探讨了物上请求权能否适用诉讼时效的问题。在回顾了大陆法系国家的立场以及评析各类学说的基础上,赞同其中的折衷说。认为:由于物上请求权属于请求权的一种,而诉讼时效的客体又是请求权,因此从理论上说物上请求权可以成为诉讼时效的客体。但在具体判断某一项物上请求权时,应当以“外观判断”为根本标准:即这种物上请求权所针对的妨害行为能否从外观上建立起一定的公示效果,进而因时间的经过而产生一定的公信力。从这一标准来看,已登记的不动产物权由于以物权登记簿上的记载为权利行使的外观,因此不具有误判的可能而不应当适用诉讼时效。而基于动产物权所产生的三种物上请求权,也只有返还原物请求权可以成为诉讼时效的客体。原因在于该请求权所针对的“无权占有”,会因时间的经过而使社会公众逐渐产生信任,进而与之建立起越来越密切的法律关系。此时如法律再加以断然破坏,势必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不稳定。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分析外伤后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与临床意义。方法单纯性脑梗死给予扩张脑血管、促进脑部血液循环,营养组织细胞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时早期行去大骨瓣减压术。
国内制造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成本压力不断上升。另外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对产品个性化要求凸显,伴随而来的需求是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制造。如何在成本压力下,实现多品种小批量
未来战争将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无人机编队作战作为一种新型的空战模式受到各军事强国的广泛关注。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相对导航系统为提高编队整体作战效能提供了支撑和
[目的,意义]隐性知识是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研究隐性知识转移的类型和路径有助于组织的知识管理工作。[方法/过程]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和走访调研相结合。通过走访调研本地高
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全面覆盖,教育领域也必须与信息化深度结合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微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教育领域开始重新审视课程的呈现形式,微课应运而生。
双语词典释义是动态的言语等值向静态的语言等值转换的过程,释义必须以言语为基础,从多样的言语中抽象出来。汉英词汇的词性不完全对等是由于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造成的,是客观存
随着电力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对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率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减少因系统故障而导致大面积停电事件,最大程度缩
消防部门在参与突发大型灾害事故处置时往往面临情况不明,灾害现场通信中断的情况,为保障救援工作迅速有效地进行,必须做好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当前消防部门自身的应急通信系统
本文综述了毫米波特点,毫米波倍频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几种通常采用的倍频方式,并以此为依据结合课题需要和现实条件提出了采用平衡式二级管对反向并联的W频段宽带三倍频器设计
在微波、毫米波系统中,性能优越的上变频组件对系统性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对毫米波上变频器及其本振倍频链的理论和设计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应用户要求制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