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诗歌颜色词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tu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颜色是事物本质的属性,也是一种自然现象,通过语言被人类所认知、记录和表达。因为地域和文化的差异,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社团的成员对颜色有不同的认知。因为语言的演变,不同人群,不同时期的人也对颜色词有不同的使用习惯和方式。因此,研究人们对颜色词的使用特点和习惯,能让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文学语言是语言中极具特色的一种,诗歌语言是文学语言中最具有个性特征的语言,词语在诗歌中的使用较之日常语言更能体现出丰富的特征。因此,研究这种极端化的语言中颜色词的使用情况,能挖掘出颜色词在使用中体现出的丰富内涵和使用方式,能全面把握颜色词在具体使用中的特点。  本文选取《袁宏道集笺校》中所选取的共计1600余首、10万余字的诗歌作为封闭性语料。对其中的颜色词进行穷尽式分析。主要进行句法、语用和语义层面的分析。  首先,将40余种颜色词聚合成“黑、白、红、黄、青”五大范畴,分门别类地考察其所描写的颜色,并根据词频和组合成词的能力选择五个范畴的原型。  其后,将所有的颜色词按照认知语义学相关理论,分为语义颜色词和语用颜色词,分析语义颜色词的语义类型,语用颜色词的语用效应。并分析了五大范畴原型意义类型丰富,广义度高的原因——与其自身所保留的名词性有关,这导致了颜色词内部的“自足性”、“依附性”和“关涉事物”的不平衡。  其后,重点分析了颜色词最本质最主流的用法——在含彩词中作定语时的语义特征。分别从附加语义、“相同颜色词+不同名词”“不同名词+相同颜色词”三个角度考察了颜色词的语义特征,并试图通过“概念合成理论”解释含彩词语义整合的过程。  最后,对袁宏道诗歌中的颜色词的语用效应进行了分析,分别包括:颜色词对仗使用情况的考察;不用题材诗歌中的颜色词分析;连缀结构中的颜色词语用效应分析;ABB型颜色词语用效应分析。  本文希望通过对袁宏道诗歌种颜色词的细致考察分析和研究,为今后的汉语颜色词研究,明代诗歌语言研究和汉语词汇、语义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其他文献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语体为视角,并借助语料库,深入考察了六种不同语体中人称代词的分布差异与基本功能。研究表明,人称代词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形成这种
介绍矿井热害的产生原因及危害。从职业卫生防护角度,分类介绍目前主要矿井降温措施及其优劣比较。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目前的矿井热害治理情况进行总结。 Describe the cause
语言的发展同社会经济生活的两相结合,催生出商务语言。对商务语言进行探究归类,进而得到其分支--品牌命名。鉴于品牌之于大众的生活必需性,理应将品牌命名视作一个研究对象,进行
把小说改编为电影、电视作品的现象可以说是贯穿着电影、电视发展史。据科学统计,世界上每年产出的影片50%-60%都改编自文学作品,大多数优秀影片都是由小说改编而来。从早期电影
本文研究《说文解字》中“情绪类心理动词”的共同属性及差异。   绪论部分我们介绍了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概况及《说文解字》专书研究概况,并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本文尝试研究新时期文论与美学中的科学主义(1978-1989)。全文由导论、正文四章、结论和参考文献组成。导论交代论文的选题意义和文献综述,还有创新点、研究对象和论文思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该文使用3×3模板中值滤波方法对凝胶图像进行噪声去除,使用Sobel算子进行锐化,使用3×3模板进行二值化。结果表明,经过该文处理后,有效地防止了干扰信息的误判,且凝胶图片条带位置信息准确,为进一步处理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原始先民对于“和”字的认识,结合了先民的生活经验、生产水平以及其在精神领域对自然、对天神的崇拜等。故而,有关“和”的理念,在汉民族的幼年时期就开始了思考之路,以至于后来
康熙帝是中国古代政治有为、崇兴文化的贤明君主。他施行的“振兴文教”政策推动了康乾盛世的形成,其中敕令广泛编纂刊印群籍是康熙对清代图书文化事业繁荣的巨大贡献。《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