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基于民间借贷市场的调研分析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gao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我国对于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开始,迄今已逾三十年,市场经济借助政策东风得以长足发展。但相对于飞速发展的城市经济来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远远落于城市之后,并未形成城乡发展齐头并进之势;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农村经济建设所须资金的供给不足,同时我国农村还存在着资金严重外流以及农业信贷规模缩小等农村金融弱化之迹象。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也因这种供需矛盾的不断突出而得到迅速地非正规路径发展,这种非正规金融市场雨后春笋式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其遁隐于相关部门的管控之外。职能部门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从而或对当地经济带来潜在而难以估测的金融风险,甚至或酿成社会不稳定事件。  本文是基于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主要体现为民间借贷市场)与正规金融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的,比较系统论述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基本概念、发展的主要形式和现状。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同时结合国内外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论述了当前时期,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转型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北方鄂尔多斯、江苏泰兴、浙江温州、华南广州等地区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即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现状作为实证,并进行了相关调查与分析,以管窥豹进一步论述了我国典型地区中的民间借贷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普遍存在的类似问题。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对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建议。这其中包括:将农村非正规金融纳入法律框架内,强化法规建设,以确保其地位;进一步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良性发展,释放更多积极因素;完善农村金融结构体制,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在招募与培训从业人员过程中严格把关,尽可能避免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给非正规金融体系带去的潜在风险;在建议对策中给予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地位,完善相关法规和加强从业人员培训,规避非正规金融运营风险进行了详尽阐述,对现阶段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完善和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独白:我的理科综合成绩长期保持在年级前十名,化学成绩特别突出,语文、英语成绩同样名列前茅。学习没有捷径可走,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文章中有我多次考试,以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后的经验总结。写下来与大家共勉。  爱好:阅读名著  目标高校&专业:  复旦大学/化学专业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化学也是如此。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化学考满分的秘籍。化学属于过渡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它
期刊
本研究围绕中国筹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1年加入WTO、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政策,分析了全球化进程加速背景下中国的环境污染和国际贸易问题。  首先,为了筹办2008
近年来,公共场所的人群聚集事故频繁发生,聚集人群的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以过往公共场所突发事件为鉴,从受困人群间信息的流动、群体内部凝聚力产生的他信力和
全球变暖已经是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路径就是建设低碳城市。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趋势,研究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贸易经过近些年的逐渐发展,不仅占据了经济贸易市场的巨大份额,甚至成为了促进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知识产权是当前国家经济贸易中最广泛的领域,它涉及到工业、电子、半导体、飞机、汽车、信息技术等,还包括一些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但是它的价值却非常大,能够直接转化成经济成果,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海外知识产权贸易并
农户贷款难是农村金融体系面临的核心问题。在农村金融市场上,面对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正规金融机构的做法是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品和实行信贷配给政策,结果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但我国还不是贸易强国,外贸依然具有粗放式增长的特征。现阶段外贸增长,主要是依靠物质要素投入的增长实现的,贸易规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含有回售权和上调票面利率权的信用债,并提出了该种债券的定价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定价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反映含权债的价值。  本文发现每周公
分税制改革为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加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税务机构分设在实际征管工作中引发的问题颇多,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税收征管效率。例如,国税与地税
本文检验了国内股市中存在的收益反转效应,同时考察了股票换手率与收益反转之间的联系,并对Lee和Swaminathan提出的动量生命周期假说是否能有效地解释国内市场上两者之间所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