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泛形理论的粗糙表面法向接触刚度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0121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械结构中实际的结合面也不是完全贴合的,它是由许多微观而且形状不规则的凸起和凹陷构成的粗糙表面。泛形理论指出,实际物理对象是泛形而非分形的。本文采用泛形理论研究粗糙表面的法向接触刚度。首先,基于泛形理论,引入了广义泛形Sierpinski地毯对粗糙表面上的微凸体的尺寸大小及位置分布进行描述;假设微凸体高度满足高斯分布,采用Hertz接触模型对单微凸体的法向接触载荷表征,得到了泛形理论下粗糙表面间弹性接触时法向刚度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法向接触刚度随着泛形复杂度的增大或者度量码尺下限的减小而增大。对比文献结果发现:泛形理论下的粗糙表面法向接触刚度较已有分形和统计方法与实验结果更吻合。其次,为了避免统计学参数对泛形结果的影响,在原有二、三维分形W-M函数中引入了度量码尺下限δmin,构造出了具有泛形特性的二、三维泛形W-M函数。将泛形W-M函数中泛形复杂度D、特征尺度参数G和度量码尺下限δmin统称为泛形特性参数,这些参数具有尺度无关性,从而避免了统计学参数的不准确性。通过二、三维泛形W-M函数分别模拟出了二维和三维情况下的特定泛形特性参数的粗糙表面形貌,并分别对这些泛形特性参数对粗糙表面的形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假设粗糙表面轮廓曲线为泛形曲线,借鉴分形理论下粗糙表面接触模型,通过二维泛形W-M函数并且同时考虑弹性和塑性接触,对粗糙表面与光滑刚性平面的接触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范围的微凸体特征长度,给出了相应的弹、塑性变形判据;表征了粗糙表面接触的法向载荷和法向刚度与真实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到的载荷与刚度曲线与文献中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发现:法向接触刚度随着轮廓曲线的泛形复杂度和度量码尺下限的增大而增大。基于泛形理论研究粗糙表面的法向接触刚度,相对分形理论可以较真实刻画接触过程中的变形过程,相关理论结果可为高精尖仪器及精密结构的设计和制造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X射线脉冲星导航(XPNAV)是一种新兴的天文自主导航方法。脉冲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和周期是脉冲星的两个重要导航参数,而二者分别又是测距和测速的观测量。因此,脉
张掖古代教育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制度逐渐完善,明清时期达到高潮。张掖古代教育始于汉代的郡国学;魏晋时期私学教育兴盛,诞生了私学教育家郭荷、郭瑀;隋唐时期
离子型稀土矿因其含有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中重稀土元素而备受关注,其中的稀土元素主要以离子相吸附在矿体细颗粒表面,目前主要采用硫酸铵溶液原地浸矿法进行开采,吸附在矿体
花岗岩残积土常被当作填料用于路基的修筑,然而其具有水稳定性较差,结构松散,粘结力小等不良工程性质。广佛肇高速公路沿线段基底和丘陵中分布大量花岗岩,地表花岗岩风化带厚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因其分解完全、快速、能耗低等优点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传统半导体光催化剂虽因无毒害和良好的稳定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禁带宽度较大且易发生光生电
目前,具有持久性和潜在毒性重金属的土壤污染在全球无处不在。尤其是在矿山开采及加工过程中产生富含重金属废弃物,其不合理的处理导致矿区及其周边土壤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赣
水库密度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影响因素众多,如来流条件、库区地形、大坝边界、水位变化等。为了更好地了解密度流在单一变量影响下的局部运动规律,在理想边界条件下,对
由于全球人口数量的剧增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日渐增加。相较于其他大气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因其组分复杂且理化性质特殊,具有更强的致病致死效应。诸多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智能体系统的相关课题已经成为数学、计算科学以及自动控制等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持续覆盖控制问题是多智能体系统在覆盖控制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良好的覆盖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升网络系统的感知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多智能体系统的持续覆盖控制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持续覆盖控制的速度控制器设计、能量受限以及测量误差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
随着国家城镇化水平不断发展,污水量不断增加,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呈爆发式的增长,寻找合理的污泥处置途径已成研究热点。土地利用是污泥资源化利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