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资本补充对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要。从外部因素看,随着最新监管标准巴塞尔协议Ⅲ应运而生,我国监管政策也随之进行了变革,2012年6月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出台,中国版巴塞尔协议在保证与国际监管准则接轨的同时也结合了我国自身银行业的特征,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办法》的出台使得我国监管框架呈现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征。通过综合计算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应分别达到10.5%、8.5%、7.5%,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系统性重要性银行则应达到11.5%、9.5%、8.5%,这对于长期依赖资本消耗型的商业银行无疑提出了重要挑战。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逐渐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这也无疑对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内部因素来看,随着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急需扩展业务模式,充足的资本有助于为其业务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提高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同时从2018年银行业整体发展来看,银行业整体发展平稳,银行业总资产超过260亿元,同比增长6.4%,盈利能力稳中有升,整体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速有所回升,这都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推进集约化的发展,强化以资本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资本精细化管理。从近五年银保监会公布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各大类型银行资本充足率差异较大并且股份制商业银行呈现较低水平,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以及扩展补充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综上选择何种资本补充方式成为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分析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并充分梳理国内外关于资本补充的文献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创新点、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相关理论分析。解释商业银行资本的定义及构成,同时,介绍优序融资理论和金融监管理论,为后文的继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商业银行资本缺口及补充方式。首先,介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资本总额、资本充足率等。其次,根据历年风险加权资产和资本充足率指标测算未来我国的资本缺口,明确资本补充的重要意义。最后,介绍目前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的补充方式。第四部分为浦发银行资本补充方式案例介绍。本文首先对浦发银行的基本情况和资本现状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分别介绍了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的资本补充历程。第五部分为浦发银行资本补充方式案例分析。分别分析每项资本补充方式运用前后资本总额、资本结构、资本充足率指标的变化,进而分析每项资本补充方式的补充效果。对于其他一级资本存在优先股和永续债两种外源性资本补充方式,本文又进一步运用了比较分析法从发行效果、基础条款、发行成本、市场反应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永续债具有比较优势。第六部分为结论及建议。通过分析得出不同资本补充方式存在差异、不同商业银行适用不同资本补充方式、资本补充方式具有比较优势三点结论。并有的放矢的针对商业银行提出优化资本补充方案和继续创新完善各资本补充方式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