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权威数据显示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逐年上升,其造成的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多证据表明单纯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消耗CO2远远达不到目的。联合国号召各个国家进行能源改革,努力将全球温度升高控制在1.5℃范围之内,以保障全球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而我国作为CO2排放的第一大国,既要担起减少排放量的责任,又要面临着经济增长的压力,故将CO2有效捕获并通过优势的电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权威数据显示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逐年上升,其造成的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多证据表明单纯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消耗CO2远远达不到目的。联合国号召各个国家进行能源改革,努力将全球温度升高控制在1.5℃范围之内,以保障全球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而我国作为CO2排放的第一大国,既要担起减少排放量的责任,又要面临着经济增长的压力,故将CO2有效捕获并通过优势的电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燃料或精细化学品是非常有前途的解决方案。提及甲醛(HCHO)大家都将它与空气污染联系到一起,但其实HCHO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在木材行业中用于生产脲醛树脂及酚醛树脂。在生产纺织品时,添加HCHO可以防止面料起褶皱,防止其缩水以及阻断其燃烧,当然也可以使着色更为持久,触感更加顺滑。在医学上HCHO也多用来防腐杀菌。因此电催化CO2还原为HCHO这个课题不仅有趣而且富有重要价值。掺杂碳材料在还原CO2时表现出的高活性、优良的持久性以及突出的选择性使其备受关注,前景大好。基于前人的实验,在硼掺杂金刚石(BDD)电极上电催化CO2还原为HCHO得到了高法拉第效率,但就笔者所知未有人详细地探讨在其上生成HCHO的反应机理,本文从密度泛函理论(DFT)出发,在VASP上进行模拟计算以确定最佳反应途径。四个部分组成了本文的核心内容:1、优化金刚石(111)重建和未重建的表面模型,探究CO2在这两种表面的吸附以确定未重建表面更加适合还原CO2。2、进行单硼掺杂与多硼掺杂,探讨掺杂位点和连续掺杂对催化剂电化学性质的影响;通过态密度分析、几何结构分析、电荷分析、形成能分析等,最终确定了以单个硼在(1×1)-C(111)表层和第二层的掺杂为后续反应的两种表面模型,并将表层掺杂的硼是与吸附物中的碳还是氧成键作为又一讨论重点。3、研究三种反应途径中每个中间体以及最终产物HCHO在不同掺杂表面的吸附状态。4、计算三种可能的反应途经中自由能的变化情况,以便于最终确定生成HCHO的最佳线路,由于*CO2→*OCHO自由能下降1.16 e V,确定了由*CO2→*OCHO→*HCOOH→*HC(OH)2→*CH2(OH)2→*HCHO的最佳反应途径。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水污染已经成为人类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且目前水处理方法普遍存在着处理流程复杂、处理过程中易产生有害中间体、易造成二次污染的缺陷。光催化法能够将有机污染物完全矿化为CO2和H2O,避免了二次污染,但光催化剂对光的吸收利用率低,以及光催化剂中光生载流子易复合,造成光催化剂的量子效率较低,限制了光催化的应用。本论文以苝酰亚胺(PDI)为研究重点,利用其吸光范围较宽、能够吸收和利用可见光的特点,
油泥焦是危废油泥经过热解回收部分油品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迄今为止,由于缺少处置大宗油泥焦的技术,通常以堆放为主,潜在环境污染的风险。因此,无害化处理油泥焦是油泥终极处置必须解决的问题。油泥焦作为一种高灰分、低热值的劣质燃料,通过清洁燃烧回收其热量自然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但存在实现高效燃烧效率、烟气污染控制和有害物质固化等诸多技术难点。为开发油泥焦高效清洁燃烧技术,本研究开展了油泥焦在毫克级、克级
半导体因其特有的光生伏特效应,作为催化剂在水氧化和光生阴极保护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是制备新能源的材料基础。在亟待开发由富含地球元素制成的稳定且高活性催化剂以减少对贵金属依赖的背景下,铜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因其低成本、高丰富度、广泛的氧化还原特性等特点被广泛研究。但其也存在自身导电率低、光生载流子复合快、析氧电势大、对其本征活性位点认识不足等问题。本文以铜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的电沉积法和阳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关注,温室气体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方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是温室气体大规模减排的有效技术手段。发展CCUS技术,需要得到有关政策和法规的支持、推动和规范。本文首先对CCUS环境管理法规与标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各相关国家对CCUS均制定了积极的政策,并且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
全球正面临着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水污染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些有机污染物中,偶氮苯类物质在染料生产中应用广泛,具有致癌作用,可通过多种方式进入环境,可能会被分解产生各种有害的芳香胺,其中对氨基偶氮苯是重要的代表性污染物。环丙沙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抗生素,其药物残留等问题日益凸显,对人体健康存在致畸、致突变的潜在威胁。四环素是一种抑菌效果显著的抗生素
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所导致的重金属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安全。重金属污染问题具有滞后性、隐蔽性、难可逆性以及积累性的特点,这要求在治理重金属污染时要用科学有效的办法,从源头防控和治理这类污染。此外,微量元素含量作为地质样品中地球化学参数在研究地质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建立准确、快速的微量元素分析方法尤其重要。目前,微量元素分析的前处理方法主要有微波消解法、高压密闭消解法及电热板消解法等。
有机物和重金属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中会导致水体污染问题,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此,建立操作简单、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磁性固相萃取(MSPE)技术具有分离快速、富集效率高、有机试剂用量少、绿色环保等优点,然而,未经修饰的四氧化三铁(Fe3O4)和纳米零价铁易于团聚和氧化且表面官能团较少,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对其进行修饰改性
PAH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各种燃烧过程的大气排放,在大气中广泛存在。大气干湿沉降是其主要去除方式。为探究昌平区大气PAHs干湿沉降特征及沉降机制,本文于2019年1月至11月在昌平城区分别采集大气干、湿沉降样品,采用正交试验建立水溶态PAHs提取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样品中16种优控PAHs进行测定,分析PAHs干湿沉降通量、化学组成及环数分布,并运用相关分
磺化聚醚醚酮具有强度高,选择渗透性好的特点,有望成为大规模使用的非氟质子交换膜材料。但高质子电导率带来的强度降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一般认为,改性之后的纤维有助于在质子交换膜内形成连续的质子传输通道,能够同时提高质子交换膜电导率和力学强度。聚丙烯腈纤维强度高,易制备等特点,将聚丙烯腈纤维水解改性,使其表面具能与亲水性的羧基,能提高其与磺化聚醚醚酮的界面结合能力。通过改性使聚丙烯腈纤维表面带氨
鄂东地区是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块,该区块采出水具有矿化度高且部分地区COD、氨氮浓度高的特点。采出水直接排放会引起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必须进行稳定处理并实现达标排放。本研究针对鄂东区块煤层气采出水水质特点,选择使用曝气生物滤池法处理,开展室内实验与现场试验。最终,优选出一种与水质匹配的高效菌种合剂,并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装置内菌群结构及微生物多样性。本文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