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全球正面临着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水污染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些有机污染物中,偶氮苯类物质在染料生产中应用广泛,具有致癌作用,可通过多种方式进入环境,可能会被分解产生各种有害的芳香胺,其中对氨基偶氮苯是重要的代表性污染物。环丙沙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抗生素,其药物残留等问题日益凸显,对人体健康存在致畸、致突变的潜在威胁。四环素是一种抑菌效果显著的抗生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正面临着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水污染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些有机污染物中,偶氮苯类物质在染料生产中应用广泛,具有致癌作用,可通过多种方式进入环境,可能会被分解产生各种有害的芳香胺,其中对氨基偶氮苯是重要的代表性污染物。环丙沙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抗生素,其药物残留等问题日益凸显,对人体健康存在致畸、致突变的潜在威胁。四环素是一种抑菌效果显著的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感染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其不合理使用,导致其大量进入环境中,对人体健康和水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和污染。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荧光分析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选择性强等优点,被应用于多种污染物的检测,但是多数荧光材料制备较为复杂且对环境易造成污染,而碳量子点(碳点,CDs)具有易制备、低毒性、易溶于水、荧光稳定性好的特点,被大量用于污染物质的检测。因此,建立灵敏、快速、高效的分析检测方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以不同碳源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类型的碳点,并将其用于上述三种污染物的检测。本文的研究工作如下:(1)概述了碳点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以及碳点在荧光探针、药物运输等各领域的应用。(2)采用顺丁烯二酸和三聚氰胺作为碳源合成碳点,基于碳点与对氨基偶氮苯之间由于存在内滤效应而使碳点荧光淬灭,构建了一种测定对氨基偶氮苯的新方法。研究了不同合成条件及检测条件对对氨基偶氮苯荧光淬灭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佳合成条件及最优检测条件。在最佳条件下,碳点对对氨基偶氮苯的检测范围为10-800 ng/m L,检出限为6.6 ng/m L。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对氨基偶氮苯的检测,其加标回收率在92.2-105.6%之间。(3)选用柠檬酸和聚乙烯亚胺为碳源合成碳点,基于碳点与环丙沙星之间存在荧光增强建立了一种测定环丙沙星的新方法。实验发现碳点浓度、p H对实验结果存在显著影响。在最优检测条件下,碳点对环丙沙星的检测范围为25-250 ng/m L,检出限为1.7 ng/m L。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环丙沙星的检测,其加标回收率为94.4-110.5%。(4)设计了以多巴胺为碳源合成碳点,基于碳点与四环素之间存在氢键作用而使碳点荧光淬灭建立了一种测定四环素的新方法。实验中发现碳点浓度、p H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在最优检测条件下,碳点对四环素的检测范围为10-200 ng/m L,检出限为5.6 ng/m L。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四环素的检测,其加标回收率在94.1-109.0%之间。
其他文献
Fe-Ni合金在较宽的成分范围中具有优良的强度与延性、低热膨胀系数、高导磁率等力学及物理特性,故由其制备而成的块体、薄膜材料在多个工业领域中获得广泛应用。此外,Fe-Ni合金在较宽的成分范围中,可发生热、力致马氏体相变。然而,相变与上述优异特性之间的联系尚未完全明晰。以因瓦效应为例,其内在物理机制已争论逾百年。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因瓦效应与磁致体积膨胀有关,而与马氏体联系不强。本研究组以往研究表明,
目前,国内航煤主要通过专输管道和铁路进行输送,极少通过成品油管道顺序运输。在航煤需求逐年扩大的背景下,若能利用已建成品油管网输送航煤,不仅可以提高管道的管输效益,还能降低航煤管道建设投资,优化航煤供应网络。本文以安宁-曲靖成品油管道和西部成品油管道为研究对象,以保证航煤质量和管道安全为目的,开展了站场工艺分析及管输工艺模拟两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从航煤的各项质量指标出发,分析了顺序输送过程中可能影
磺化聚醚醚酮(SPEEK)因其具有质子电导率高,甲醇阻隔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优异,容易制备,价格低廉等优势,被看作是商业化质子交换膜Nafion(?)的最佳替代品之一。但是纯SPEEK膜的性能对磺化度(DS)具有很高的依赖性,随着磺化度的升高,电导率升高,阻醇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变差。本文采用有机共混和掺杂质子导体的方法,以PVDF接枝共聚物和UiO-66-NH2为掺杂物质,研究了其对质
航煤对质量指标要求严苛,因此国内炼厂向机场供送航煤时一般采用单管输送的方式,而对于距离炼厂较远的大型机场,采用单管输送的方式是不经济的,通过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航煤可保证航煤供应的稳定性与经济性。目前,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航煤过程管内残余的添加剂、管道积水、杂质及混油尾对航煤质量指标的影响规律以及柴油-航煤混油发展规律未知,且航煤质量指标众多,难以建立航煤质量指标计算模型,从而难以确定航煤-柴油混油切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目前减少二氧化碳(CO2)排放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其中有机胺吸收法是工业中吸收CO2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二乙烯三胺(DETA),其CO2载荷量大(大于1 mol CO2/mol DETA),明显高于基准吸收剂单乙醇胺(MEA)的CO2吸收量(0.5 mol CO2/mol MEA),且有更高的循环容量和低的吸收热,有希望代替常用的MEA。在CO2捕集工艺中,
热解法处理含油污泥具有处理无害化和易于工业化等特点,同时对油泥中的有机物回收利用。本文通过铝甑含油率分析、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发热量分析等对油泥进行表征,研究油泥及其热解产物的基本性质,并与萃取法制得的产物进行性质比较。通过热重实验,研究吉化油泥热解及燃烧特性,并计算动力学参数,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油泥热解处理技术提供实验数据基础支撑。吉化油泥含油率为14.7%,有较好的回收价值。热解产物中热解气主
近几年来,水污染已经成为人类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且目前水处理方法普遍存在着处理流程复杂、处理过程中易产生有害中间体、易造成二次污染的缺陷。光催化法能够将有机污染物完全矿化为CO2和H2O,避免了二次污染,但光催化剂对光的吸收利用率低,以及光催化剂中光生载流子易复合,造成光催化剂的量子效率较低,限制了光催化的应用。本论文以苝酰亚胺(PDI)为研究重点,利用其吸光范围较宽、能够吸收和利用可见光的特点,
油泥焦是危废油泥经过热解回收部分油品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迄今为止,由于缺少处置大宗油泥焦的技术,通常以堆放为主,潜在环境污染的风险。因此,无害化处理油泥焦是油泥终极处置必须解决的问题。油泥焦作为一种高灰分、低热值的劣质燃料,通过清洁燃烧回收其热量自然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但存在实现高效燃烧效率、烟气污染控制和有害物质固化等诸多技术难点。为开发油泥焦高效清洁燃烧技术,本研究开展了油泥焦在毫克级、克级
半导体因其特有的光生伏特效应,作为催化剂在水氧化和光生阴极保护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是制备新能源的材料基础。在亟待开发由富含地球元素制成的稳定且高活性催化剂以减少对贵金属依赖的背景下,铜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因其低成本、高丰富度、广泛的氧化还原特性等特点被广泛研究。但其也存在自身导电率低、光生载流子复合快、析氧电势大、对其本征活性位点认识不足等问题。本文以铜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的电沉积法和阳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关注,温室气体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方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是温室气体大规模减排的有效技术手段。发展CCUS技术,需要得到有关政策和法规的支持、推动和规范。本文首先对CCUS环境管理法规与标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各相关国家对CCUS均制定了积极的政策,并且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