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力吸收法脱除CO的基础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e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密闭空间与外界隔绝或者没有气体交换,由于工作人员活动以及设备、仪器的运行会在密闭空间内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主要包括CO、CO2、SO2、H2S等,这些气体具有浓度低,危害大等特点。其中CO气体,由于化学性质稳定,几乎不溶于所有溶剂,其净化研究一直是行业难题,特别是低浓度CO气体的净化鲜有文献报道。现有的CO净化技术主要包括催化氧化法,吸附法,深冷法等,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密闭空间内低浓度CO净化时,往往存在占用空间大、净化效果差等问题。基于旋转填料床(RPB)体积小、传质系数高的特点,提出使用RPB作为反应器,与络合吸收法相结合,尝试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使用液体吸收法净化低浓度CO气体。本文分析了Cu+离子与CO的络合反应机理,建立了吸收过程模型,认为该反应是个快速吸收的过程,传质过程对于反应的影响较大,将超重力技术与络合吸收技术结合,可以开发出一种新型的CO净化方法。实验以CO的饱和吸收容量为指标,进行了CuCl-MgCl2水溶液溶质配比的筛选,确定了适用的溶剂配比CuCl为2.6mol/L,MgCl2为4.9mol/L,该吸收剂的密度为1090kg/m3,粘度为10.2×10-3Pa·s,表面张力为50.94mN/m。常温下1L该吸收液的高纯CO吸收容量为51.9L,且温度对该吸收液吸收容量的影响不明显。结果表明:该溶液适合用作CO净化吸收的吸收剂。以空气和纯CO配制低浓度(1000ppm以下)的CO气体,在鼓泡吸收装置中考察处理气量、模拟气中初始CO浓度及溶液配制过程的搅拌时间等因素对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O的脱除率随着入口气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CO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溶液配制过程搅拌时间增多而增大,且搅拌时间达到3h后CO脱除率基本保持不变。CO初始浓度为860ppm时,在鼓泡设备中CO脱除率可达30%左右,吸收液对低浓度的CO气体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为了满足密闭空间对吸收设备体积的要求,在微型超重力内进行了吸收实验,考察了超重力因子、气体流量、液体流量及溶液配制过程搅拌时间对CO脱除率的影响,其气量、液量变化规律与小试实验基本一致。在适宜的操作条件:液量80L/h,超重力因子69.80(约1000rpm),气量2m3/h下,对1m3初始浓度为860ppm的低浓度CO气体进行循环吸收实验,经过6次循环出口CO浓度降至342ppm,去除率达到60.23%。本文将超重力技术与络合吸收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低浓度CO气体的吸收净化。其优点在于处理气体无需预处理,设备体积小,便于安装放置;在净化CO的同时不会对密闭环境造成新的污染,也不会消耗密闭空间内有限的O2。拓宽了超重力技术的应用领域,开拓低浓度CO气体净化的新思路,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行政体制改革正待深化,公务员退休制度改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大陆地区公务员退休制度的历史沿革,发掘大陆地区现行公务员退休
本文以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线员工为研究对象,利用绩效管理的基础理论,分析了当前企业在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员工的特点,设计了一套生产线员工考核指
宋代出使文学是宋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臣出使过程中诗、词、文作品的总称。这些作品是使臣出使全程、全貌的记录与叙述;是异国自然景物、乡风民俗的刻画与描摩;是思亲、思
摘要:近年来由于干散货海运的周期性、流动性和金融性导致了波罗的海干散货海运指数(BDI)的暴涨暴跌,BDI从2002年开始上升到2008年的历史最高点11793点,花了6年时间,而从最高
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字图像图像处理技术。随着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技术的发展,基于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已经成为解决超分辨重建问题
非织造布是近年来作为空气过滤材料的首选材料之一,其中纺粘和熔喷非织造布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非织造布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非织造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在都市圈作为我国城镇化主体形态的背景下,对首都经济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可以是工业革命以来人口向城市
近年来,水下载体的姿态测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姿态解算的算法设计在整个水下姿态测量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系统的测量精度。设计适当的姿态解算算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程度越来越重视,食品冷链物流在其推动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冷链物流,也叫低温物流,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