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等问题既是一个历史性问题,更是一个现实性问题。平等与人类自身的历史演进相伴随,从私有制社会形成以来,平等就成为人们世代的理想追求。在列宁之前人类所经由的一切平等,无论是理论形态还是实践形态,归根结底都是剥削阶级享有的平等,列宁是人类历史上将人民享有的平等由理想转变为现实的第一人,他从理论到实践创造性地开创了社会主义的平等。从理论上看,列宁的社会主义平等观尽管没有形成独立完整成熟的体系,但它为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着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平等的构建和发展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对列宁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系统研究,有益于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寻求理论指导和实践照鉴。本研究在阅读考察列宁经典文献和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列宁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形成基础、主要内容、历史评价以及当代启示这四个核心问题开展研究和阐释。因而,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对相关核心概念和列宁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形成基础进行界定和探究,为进一步研究列宁社会主义平等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内涵奠定认识基础。通过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的初步考察,对“平等”和“社会主义平等”范畴作出了基本的界定。以此为基础,对列宁社会主义平等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进行了考察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以及各种非无产阶级的平等观是列宁社会主义平等观形成的理论来源和借鉴;而世界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导致不平等加剧、俄国社会长期的封建专制造成根深蒂固的不平等以及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状况构成列宁社会主义平等观形成的现实背景。第二部分,尝试考察和系统梳理列宁社会主义平等观的主要内容。列宁没有专门一部著作系统阐释社会主义平等观,列宁的社会主义平等观散见于他的系列文章著作中,通过对列宁系列文章著作的考察梳理,加之借鉴学界前识,形成本文对列宁平等观主要内容进行概括阐释的拙识。即,分别从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平等的本质、社会主义平等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平等建设的目标以及社会主义平等实现的必要保障四个方面,对列宁社会主义平等观作出概括和解析。第三部分,探析列宁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列宁是马克思主义之真理火炬的接力者,同时他的社会主义平等观又是在其亲力亲为的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初步建设实践中淬炼所得。因此,列宁的社会主义平等观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笔宝贵财富。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局限,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平等建设问题上,列宁是真正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人,因此在某些问题上存在认识的局限性是正常的,这些偏差和不足,也是我们应当珍重的思想遗产,供我们在新的征程中作为照鉴,并为后继者提出了接续探索的重任。第四部分,对列宁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当代启示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溯索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平等走过的理论之路和实践之路,目的在于检省和谋划继往开来之路。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扛住了、举稳了社会主义的大旗,但是,社会主义平等建设任重而道远,思索总结列宁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当代启示,对于我们当前伟大事业的接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的和实践的借鉴价值。总之,列宁社会主义平等观是列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领导俄国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历程的理论结晶。列宁社会主义平等观理论内涵十分丰富,列宁对社会主义平等的本质、特征、目的、条件作出了判断和分析,这些重要的思想理论成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平等建设提供积极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