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以闽南地区为例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B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协调发展不仅是农村与城市在产业、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也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农民工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主体,农民工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是满足农民工自身发展需求的重要指南,也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如何对农民工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农民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相得益彰,不仅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理论,又能有效地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农民工的学习、生活及工作当中,提升农民工的思想道德素养,形成正确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顺利融入城市提供了参考,也为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调查分析,结合文献资料展开对闽南地区农民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具体内容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含第一章绪论以及第二章闽南地区农民工的基本情况。首先,文章综合概括了本文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简单评述提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其次,对农民工、价值观及其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做出了阐释。再次,较好地阐述了农民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包含第三章农民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诉求,第四章农民工价值观的现状——基于对闽南地区的实地调查,及第五章闽南地区农民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首先,分析了农民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诉求。其次,介绍了闽南地区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并基于闽南地区的调查样本,从政治价值观、消费价值观、文化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婚恋价值观、生态价值观六个方面阐释农民工的价值观现状。再次,分析了闽南地区农民工价值观问题。最后,基于闽南地区的调查样本,分析了农民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和困境,进而阐明对农民工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部分主要包含第六章加强农民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及第七章结论及后续研究的展望。文章以对闽南地区农民工价值观及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地调查的具体状况为基点,分析了闽南地区农民工价值观现状及其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和困境。从提升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增强教育的互动性、鼓励自我教育、加强实践教育、加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这几个方面提出加强农民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以实现农民工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内化并践行。  最后,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对后续的研究提出展望。
其他文献
国家是保障人民基本权力与根本利益,囊括血缘、族群、地域、经济、文化、历史的政治共同体,它产生于社会、高于社会并日益同社会相分离。国家认同实质上是对本国现有生产力发
随着现代化加速前行,当下,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中,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一方面拥有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面临着现代化带来的时代挑战。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对传统村落的不断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满足群众多元文化消费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中华民族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五千年文明古国风光无限,在明清
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充沛的内容和鲜活的形式,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课题。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地寻求着优质的思想政治教
近几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党和政府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自十八大美丽中国构想提出后,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也在完善,在刚刚公布的“十三五”规划中将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进五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