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新生有助于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改善脑卒中后血管新生可以促进卒中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最近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的功能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但是lncRNAs在脑卒中后血管新生的具体作用机制还很少有人报道。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探讨小鼠脑卒中后lncRNAs表达谱的变化,同时检测lncRNA H19在氧糖剥夺前后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对永生化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D3s)生物行为学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凝法建立雄性C57BL/6小鼠dMCAO模型,TTC染色和激光散斑评估模型。随后采用SBC芯片建立了小鼠脑卒中后缺血半暗带和正常小鼠对应脑组织lncRNAs的表达谱,q RT-PCR随机验证了8个lncRNAs的表达水平,并确定了要研究的lncRNA H19。动态观察脑卒中后不同时间点小鼠缺血半暗带和在氧糖剥夺条件不同时间下hCMEC/D3细胞中lncRNA H19的表达变化。选择siRNA敲低H19后,利用CCK-8法,transwell法,小管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下调H19后对hCMEC/D3细胞行为学的影响,随后我们进一步检测了H19下调后血管新生相关蛋白和自噬相关蛋白的变化水平,探讨了H19的下调是否可能通过诱导自噬抑制血管新生。结果:1.成功建立小鼠dMCAO模型;2.脑卒中后缺血脑组织lncRNAs的表达谱发生显著改变,脑缺血后SBC芯片共检出58952条lncRNAs,与对照组相比dMCAO组上调2倍及下调0.5倍以上且P<0.05的lncRNAs共234条,其中184条上调,50条下调。qRT-PCR随机验证了8条lncRNAs,与SBC芯片结果趋势一致,从而成功建立了脑缺血后lncRNAs的表达谱,并选择了H19进行后续研究;3.H19的动态表达:qRT-PCR结果显示H19的表达在dMCAO小鼠皮层缺血半暗带和OGD3h的细胞中较对照组升高;4.筛选H19 siRNA并成功敲低H19的表达水平,siH19可以抑制hCMEC/D3的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促进其凋亡水平;5.H19敲低后VEGF、FGF2表达水平减低;6.H19敲低后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升高。结论:1.脑卒中后缺血脑组织lncRNAs的表达谱发生了显著变化。2.LncRNA H19敲低后抑制了hCMEC/D3细胞的增殖、迁移、成管能力,促进内皮细胞凋亡,进而影响脑卒中后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为激活自噬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