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对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GS和GLAST调控作用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a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缺氧对鼠视网膜M(u|¨)ller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synthetase,GS)与谷氨酸转运体GLAST(L-glutamate/L-aspartatetransporter)的调控作用。方法:(1)采用组织块培养方法培养出生后7-10天(P7-10)小鼠视网膜M(u|¨)ller细胞。(2)实验分组:①缺氧干预组:在体外培养的鼠视网膜M(u|¨)ller细胞溶液中加入CoCl2进行缺氧干预6h、12h、18h、24h、48h、72h;②对照组:M(u|¨)ller细胞溶液中不加CoCl2,仍按含20%胎牛血清的DMEM进行常规培养。(3)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组M(u|¨)ller细胞GS与GLAST蛋白质表达的变化。(4)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析两组M(u|¨)ller细胞GS mRNA与GLAST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1)免疫细胞化学显示GS蛋白定位于视网膜M(u|¨)ller细胞胞浆中;GLAST蛋白定位于视网膜M(u|¨)ller细胞胞浆中和胞膜上。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干预组M(u|¨)ller细胞GS和GLAST蛋白质表达量均逐渐增加,24h时GS、GLAST蛋白的表达量达到最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缺氧时间进一步延长,二者蛋白质的表达量出现下降趋势,并在72h表达最弱。(2)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GS mRNA与GLAST mRNA表达量均逐渐增加,当缺氧时间达到为24h时,GS mRNA与GLAST mRNA表达量达到最大,其扫描灰度值分别为:0.7967±0.1986、0.7333±0.059,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增加(P<0.05)。随着缺氧时间进一步延长,二者mRNA的表达量出现下降趋势,并在72h表达最弱。结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缺氧可上调鼠视网膜M(u|¨)ller细胞GS、GLAST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从而可能增加鼠视网膜M(u|¨)ller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转运体活性。
其他文献
一、教材分析  (1)通过课堂教学,让孩子了解动物生活及保护动物的基本常识,有初步的生态意识。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让孩子知道常见动物的成长、生活习性和作用、懂得保护动物的方法,能为野生珍稀动物做力所能及的有益事情。(3)中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等内容。(4)让孩子意识到:动物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高眼压症(OHT)、生理性大视杯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临床特征,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偏振激光扫描仪联合个体化角
高三政治学习,尤其是学习时间短任务重的艺术生,大都要么沉浸在题海战里,要么死记硬背书本的概念、原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在高三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更是一项值得认真探索的课题。为此,笔者借鉴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成功的经验,立足于我校学生的实际,提出了在高三艺术生政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明确任务目标为导向的学生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重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