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混沌加密与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qia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利用混沌进行保密通信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于混沌同步的保密通信;第二类是基于混沌序列的混沌数字保密通信。基于混沌同步的保密通信系统都是建立在Pecora和Carroll提出的驱动同步方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其接收系统是一个非自治系统,在输入不变的情况下是一个收敛系统,所以在Kerckhoffs准则下,从选择密文攻击出发,对其解密器(接收系统)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其密钥(系统参数)。基于混沌序列的保密系统是利用混沌映射产生的混沌序列作为流密码进行加密。由于混沌序列理论上具有无周期的特点,可以增大密钥流的周期。 随着各种混沌保密通信方案和密码系统的提出,一些学者对混沌保密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破译了一些混沌保密通信方案,对混沌加密系统提出了挑战。如何利用混沌系统设计出具有高保密性的加密系统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 提出一类基于前馈-反馈的数字混沌保密通信系统,并对该混沌保密系统进行了统计特性和安全性分析。理论分析表明该系统具有同步的功能和高保密性的特点。在提出的基于反馈-前馈的加密系统中,引入前馈结构使系统相当于两级加密,同时该结构相当于对输出序列进行扰动,显著地拓展了混沌序列的周期,增强了密码系统的复杂度。此外,引入了中间状态的初始值作为系统的密钥,大大地增大了密钥空间,增加了穷举攻击的难度。 根据“跳频通信”的原理,提出了采用时变密钥的混沌流密码产生器。利用不同的种子密钥对不同时段的信息加密,可以有效地拓展密码流的周期,减少有限精度对混沌序列周期造成的影响,并与周红提出的m序列扰动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时变密钥的方法设计的混沌序列产生器可以有效地拓展输出混沌序列的周期,并且周期长度与混沌系统的变化参数有关。理论研究和模拟结果表明,该混沌序列加密方法具有较好的保密性并且便于软硬件实现。 根据数字图像加密的特点,利用混沌系统在相空间内的特性,提出了一类基于可逆混沌映射的图像加密方法。该方法利用了混沌映射的轨迹在相空间内拉伸和折叠的特点,通过多次对图像的坐标和像素值的操作,实现数字图像的“混淆”与“扩散”,达到图像加密的目的。通过置乱变化对图像的坐标进行变换,打乱图像的分布;利用混沌映射,通过对图像的像素值进行变换,使其分布均匀,防止利用统计特性进行分析攻击。 数字水印技术是目前信息加密的热点,结合混沌动力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编码的数字易损(脆弱)水印技术。利用混沌对初始条件和参数敏感的特点,对代表多媒体内容的信息进行混沌编码,将多媒体本身的内容信息嵌入到多媒体本身。编码后的水印将对多媒体的内容和编码器的密钥具有敏感性。多媒体内容的变化和不正确的密钥都会直接影响嵌入到多媒体本身的水印信息。利用混沌映射对图像内容进行编码产生水印信息可以实现图像的防伪与认证,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窜改位置的确定。
其他文献
互联网金融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增长速度十分迅猛,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风险,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首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核心区域,普惠金融的发展趋势就变得至关重要.该文就新时代背景下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发展趋势,从供给与需求角度,分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与
本文基于Diophantine方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原理对系统进行控制,并针对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阀控非对称缸系统进行建模,通过仿真分析系统性能,
本文论述了组态软件及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历程,当前的发展和应用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课题以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应用研究为切入点,实现了Labview环境下对本地数据库和
本工作报告介绍了月球车GNC理论研究与原理样机研制的基本情况。同时,对博士后阶段的相关工作进行了说明。 首先,对什么是月球车、月球车应具备的哪些基本功能进行了系统分
颗粒离散元法是分析散体力学行为的新有有效数值方法,其应用涵盖诸多工程领域.接触模型是离散元法的基础,目前多采用干球颗粒模型模拟,而国际上基于湿颗粒模型的模拟极少,且
甲状旁腺癌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国内外报道较少~([1-3])。1996年1月—2016年12月,我们共收治甲状旁腺癌26例,现就其临床诊断和治疗问题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
随着汽车控制系统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具有高带宽、高容错能力的FlexRay总线成为了新一代汽车内部网络通信标准。FlexRay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时分多址的高实时性总线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Lynch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LS-EC)与散发性子宫内膜癌不同,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由于DNA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及PMS2)的突变或异常表达引起的。LS-EC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