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符号学与戏剧翻译——《推销员之死》两个中译本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aj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剧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戏剧本质的二元性,给戏剧翻译者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翻译戏剧是应以阅读为中心还是应以表演为依据呢?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自有戏剧翻译以来,从未停止过。戏剧符号学是一门萌芽于20世纪初结合了结构语言学和形式主义文学批评的学科。它的诞生与确立对戏剧研究领域是一场革命,几乎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戏剧批评理念与方法,在戏剧界和学术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把戏剧符号学理论引入戏剧翻译领域,以《推销员之死》两个中译本为语料,对戏剧翻译究竟以阅读为中心还是以表演为中心的问题做出了回答。同时作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于戏剧翻译领域的关注。   首先,本文的理论依据为:戏剧符号学把戏剧看作是一个完整系统符号系统。但由于戏剧的特质,这一符号系统应包括文本符号系统和演出符号系统。文本符号系统就是作为一剧之本的文学符号;演出符号系统是文本符号转变为舞台意象符号。文本符号就是台词和文字说明,而演出符号按照波兰符号学家柯赞的分类法,包括两个大的符号群下十三个符号系统。虽然戏剧符号学被更多用于戏剧表演的分析。但是,文本符号系统仍然是戏剧符号学的根基,因此把戏剧符号学引入戏剧翻译的探讨成为一种可能。其次,本文的分析方法是通过把文本符号系统和演出符号系统的意指过程,引入戏剧翻译的讨论,这一分析过程是基于所选语料的十三个符号系统的例证分析,从而使戏剧翻译走出阅读和表演两难的境地,同时把戏剧符号学对戏剧翻译的解释力从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最后,本文从戏剧符号学对戏剧翻译的意义出发,总结了戏剧符号学的优势在于把戏剧翻译从戏剧本质的二元性中解放出来,并指出了该理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1)结构纲要;2)戏剧符号学理论简介;3)十三个戏剧符号系统在《推销员之死》两个中译本中的应用;4)结论。通过十三个戏剧符号系统的例证分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戏剧符号学将会成为戏剧翻译批评的重要理论之一。
其他文献
安妮·泰勒,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擅长从日常家庭生活中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思家饭店的晚餐》是泰勒最负盛名的小说之一。同样是描写家庭中的冲突和矛盾,但泰勒认为这部小
颜色词在汉语词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往的研究主要注重汉语颜色词语义部分的研究,缺乏对其句法部分的系统研究。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概念转喻理论
戏剧翻译由来已久,戏剧翻译研究也有几百年的历史。纵观戏剧翻译研究,不难发现,戏剧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如何实现语言层面上的对等转换。然而,笔者认为,戏剧作为一种兼具文学性
一直以来,专有名词的翻译在翻译界都存在着很大争议。然而,越来越多的译者与翻译理论家都开始重视翻译过程中专有名词的处理这一问题。该论文将重点讨论虚拟小说中专有名词的翻
为了弥补概念隐喻理论的不足,20世纪80年代,Fauconnier在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有解释力的概念整合理论(CBT)。这个理论把合成过程上升到了一个人类认知机制的高度,并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深入,许多跨国公司不断向国外派遣商务人士以实现全球运营。然而,由于不少商务人士在外派过程中遭遇跨文化交际问题而提前回国,导致外派失败。因此,为提高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世界其他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及商业往来越来越多,跨国公司也不断进入中国。其中,出于中国政府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限制,以及他们进入中国的风险,一部分
情态动词是英语语言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传达情态意义,并且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在不同的语用环境中,各情态动词的语义之间常常具有微妙的含义变化。很多学者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