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ARTⅠ重庆地区儿童迁延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总结重庆地区儿童迁延性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重庆地区儿童肺炎病程迁延的影响因素,为迁延性肺炎的进一步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0年2月~2008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迁延性肺炎的26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包括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症状及体征、住院天数、是否伴有基础疾病和肺功能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Binary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迁延性肺炎病情的多项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2000年2月~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明确诊断为迁延性肺炎的患儿262例,其中男164例,女98例,男女比为1.7 :1。患病年龄1月~14岁,其中<1岁共154人,占所有病例数的58.7%。肺炎病程1~2月者178人,2~3月者84人,病程平均54天。临床表现包括咳嗽259例(99%),喘息109例(42%),发热20例(7.6%)。262例迁延性肺炎中明确有基础疾病者102例,占46.6%。包括支气管哮喘32例,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29例,先天性心脏病25例,胃食管反流14例。其中<1岁者以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和胃食管反流为主,>1岁者以支气管哮喘为主。Binary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显示患儿病程迁延与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相关。【结论】重庆地区迁延性肺炎儿童以小年龄男性患儿为主,患儿病程迁延与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相关。PARTⅡ重庆地区儿童迁延性肺炎的病原学分析【目的】分析重庆地区儿童迁延性肺炎的病原学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2000年2月~2008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病房因迁延性肺炎住院的患儿,患儿入院时收集鼻咽抽吸物标本和血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标本中的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采用细菌培养检测标本中细菌感染情况,采用ELISA检测患儿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抗体。【结果】262例迁延性肺炎患儿中246例进行病原体检测,病原检出阳性190例,占77%。病原以细菌检出为主,其中G-菌占优势,前三种G-菌分别为副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G+菌以肺炎链球菌占第一位。病毒感染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第一位。246例患儿中102例为混合感染,其中78例发现2种病原,24例发现3种病原混合感染,细菌-细菌混合感染38例,细菌-病毒混合感染26例,病毒-病毒混合感染10例。【结论】重庆地区儿童迁延性肺炎患儿中细菌检出率较高,尤其是G-菌。病毒感染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