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淀粉作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组成,是畜禽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天然淀粉主要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淀粉由于来源、组成及结构不同其在动物内消化的速度和部位存在差异,并影响动物肠道健康、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进而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目前,关于育肥猪和肉鸡淀粉营养价值的研究较多,而在仔鹅方面未见报道。本试验以江南白鹅公鹅为试验动物,分1~28和29~70日龄两阶段,结合各地肉鹅养殖常规饲粮配制实际,基于实用日粮角度探讨不同直/支链淀粉比饲粮对仔鹅生长性能、消化机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淀粉对鹅的营养价值、实现鹅的精准饲养及仔鹅消化机能、脂质代谢调控提供参考依据。1.不同直/支链淀粉比饲粮对1~28日龄仔鹅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消化机能的影响选用同一批出雏且体况相近的1日龄江南白鹅公雏19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重复,每个重复8只。基于实用日粮,以常规玉米-豆粕型饲粮为参照,利用糯米(高支链)、籼米(高直链)改变饲粮直/支链淀粉比,配制的四组饲粮直/支链淀粉比分别为 0.12(A组)、0.23(B组)、0.34(C组)、0.45(D组)。结果表明:(1)C组仔鹅28日龄体重和ADG显著高于A、B和D组(P<0.05);C组中仔鹅ADFI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与D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仔鹅F/G无显著差异(P>0.05)。(2)四组仔鹅血清中总蛋白、葡萄糖、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A组仔鹅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A组仔鹅血清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C组和D组,与B组差异不显著(P>0.05)。(3)四组仔鹅的各肠道相对重量和长度差异不显著(P>0.05);D组仔鹅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A组仔鹅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α-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A组仔鹅空肠中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四组仔鹅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胰蛋白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4)在门水平上,C组仔鹅盲肠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B和D组(P<0.05);D组仔鹅盲肠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B和C组(P<0.05);在属水平上,A组仔鹅盲肠中瘤胃球菌属UCG-005的相对丰度显著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与B组差异不显著(P>0.05);C组的Shannon指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显著低于B组和D组(P<0.05);C组和其他三组间的相异系数较大。2.不同直/支链淀粉比的饲粮对29~70日龄仔鹅的生长性能、消化机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选用健康且体重相近的29日龄江南白鹅公雏192只,分组及饲粮配制方法同试验一。结果表明:(1)四组仔鹅的体重、ADG、ADFI和F/G均无显著差异(P>0.05);四组仔鹅体尺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仔鹅腹脂率和皮脂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四组仔鹅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2)A组中仔鹅血清甘油三脂含量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与B组差异不显著(P>0.05)。(3)四组仔鹅各肠段的相对重量和长度差异不显著(P>0.05);四组仔鹅肠道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A组仔鹅空肠中α-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四组仔鹅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4)B组仔鹅胸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四组仔鹅胸肌pH值、肉色和肌肉水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D组仔鹅胸肌中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低于A、B和C组(P<0.05)。A组仔鹅肝脏中FAS、ACC和SCD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3.不同直/支链淀粉比饲粮对70日龄仔鹅养分利用率的影响70日龄时,从各重复中挑选一只接近平均体重的仔鹅采用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四组仔鹅对饲料的表观代谢能、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总淀粉的利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不同直/支链淀粉比饲粮可通过影响仔鹅肠道的组织形态结构、消化酶活性、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微生物多样性来影响仔鹅的消化机能。对于1~28日龄仔鹅,直/支链淀粉比0.34的饲粮显著提高了仔鹅盲肠中有益菌特别是厚壁菌门的丰度,抑制有害菌的增殖,有利于雏鹅早期生长。但随着仔鹅日龄的增加,消化系统日趋完善,淀粉类型对消化机能影响的效果会减小。此外,不同直/支链淀粉比饲粮可以调控仔鹅的脂质代谢,从而影响鹅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适当提高饲粮直/支链淀粉比可改善仔鹅的胴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