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一定样本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同时分析不同刺激模式下tDCS刺激效应的异同,以期为目前脑卒中平衡障碍患者的康复提供新的解决思路。方法:将符合试验标准的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随机予以试验组1、试验组2和对照组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案,三组研究样本量均衡,共计30例患者。三组病人均接受脑卒中的基础治疗及平衡功能训练,试验组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一定样本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同时分析不同刺激模式下tDCS刺激效应的异同,以期为目前脑卒中平衡障碍患者的康复提供新的解决思路。方法:将符合试验标准的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随机予以试验组1、试验组2和对照组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案,三组研究样本量均衡,共计30例患者。三组病人均接受脑卒中的基础治疗及平衡功能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方案的基础上给予tDCS治疗,其中试验组1平衡功能训练和tDCS治疗同时进行,试验组2的病人在平衡功能训练前予以tDCS治疗,对照组予以伪tDCS治疗。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自评跌倒关注程度量表(FES-I)、重心运动轨迹长度来综合评估患者在试验起始、试验进行1周后和试验进行2周后的平衡功能。结果:各组一般资料及平衡指标在试验开始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进行1周后,BBS得分在试验组1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试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FES-I得分在试验组1和对照组间(P=0.006)、试验组2和对照组间(P=0.009)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试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2)。试验进行2周后,BBS得分在试验组1和对照组间(P<0.001)、试验组2和对照组间(P=0.006)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试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8);FES-I得分在试验组1和对照组间(P=0.015)、试验组2和对照组间(P=0.01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试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轨迹长度在试验组1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两试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在试验组1中,BBS、TUGT、FES-I、运动轨迹长度在三个时间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试验2周后患者的平衡表现优于试验前(均P<0.001)和试验后1周(均P<0.001)。在试验组2中,BBS得分只在试验后两周有明显改善(P=0.025);TUGT、FESI、运动轨迹长度在三个时间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试验2周后的平衡表现优于试验前(P=0.025,P<0.001,P<0.001,P<0.001)和试验后1周(P=0.018,P<0.001,P=0.006,P<0.001)。在对照组中,BBS得分在三个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UGT、FES-I、运动轨迹长度在三个时间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试验2周后患者的平衡表现优于试验前(P=0.036,P<0.001,P<0.001)和试验后1周(P=0.042,P=0.001,P=0.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tDCS与常规的康复训练结合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引起的平衡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平衡功能的恢复,同时提高患者的功能性转移能力并增强患者在日常活动中维持平衡的自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在铝厂工人轻度认知障碍(MCI)中的诊断价值,以及相应区域中DKI参数与认知功能评分、血浆铝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2014年10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体检的某大型铝厂的工人中选取MCI患者28例和正常对照者(NC)25例,收集所有受试者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和血浆铝浓度的测定。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常规MRI序列和DKI序列的扫
目的:研究在分娩前后产妇18KDa转位蛋白(Translocator Protein 18 kDa;TSPO)及四氢孕酮(allopregnanolone,AP)血浆含量改变对发生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产科住院分娩的100例单胎妊娠产妇,产前均通过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影像组学预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转化为阿尔兹海默的可能性,并预测其转化时间,及时给予aMCI患者个体化的认知训练,有助于维持甚至恢复认知行为。在此我们探讨建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进展为AD的aMCI患者,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公共数据集病例190例,山西
目的:研究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中的作用及潜在的TLR4/My D88/NF-κB机制通路。方法:首先,颈内血管穿刺法制备SAH模型。选用TREM-1激动剂TREM-1m Ab和抑制剂LP17对大鼠实施干预。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AH+生理盐水组(Vehicle组)、SAH+TREM-1m Ab组(Agon
目的:1.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2.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时相关的指标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识别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就诊于山西白求恩医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84例,年龄≥60岁,高血压病程1-20年。采用Mo CA量表评价认知功能,并分为认知障碍(VCI)组90例和对照组9
目的:研究同源异型盒基因HOXB7(Homebox7)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部分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选取HOXB7 mRNA高表达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和Hep G2细胞;设计靶向HOXB7的sh RNA,瞬时转染肝癌SMMC-7721细胞,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hRNA靶向沉默的效果,CCK8、Transwell和划痕实验分别用于检
目的:脑卒中已属于一项在公共健康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的神经系统疾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本课题通过建立短暂前脑缺血再灌注(Transient forebrain ischemia-reperfusion,I/R)模型,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不同分区神经元存活情况及BDNF表达的调控机制,为更好地治疗脑卒中
目的:研究并对比新型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DA-CH5(或称DA5-CH、DA5)和单受体激动剂NLY01,对MPTP小鼠PD模型NF-κB神经炎症通路的保护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腹腔注射MPTP以诱导小鼠帕金森病样模型,把72只8周龄、健康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四组:C组(Control组)、M组(MPTP模型组)、MD组(MPTP+DA-CH5组)、MN组(MPTP+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日间过度嗜睡、抑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轨迹,分析抑郁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分别在日间过度嗜睡与日常生活能力之间的纵向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帕金森进展标志物计划(Parkinson’s Progression Markers Initiative,PPMI)数据库中随访期为6年的410名PD患者作为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之一,但其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治疗及诊断方法有限。表观遗传调控在AD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对两种类型的微阵列数据集(基因表达和DNA甲基化)进行联合分析,确定基于甲基化的关键调控基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AD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目的:1.通过蛋白组学和DNA甲基化进行联合分析,了解其信息特征;2.确定甲基化和蛋白组学交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