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实政治的观照与反思——试论周梅森的长篇政治小说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i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梅森是当今文坛最值得关注的政治小说作家之一.当年以历史小说创作扬名文坛的他,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了创作转型:从对历史的审美体验转向对当下社会政治问题的写实性表述.他转型后的系列政治小说用写实的手段,描摹中国当代改革进程,关注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为那些献身改革事业的人们鼓掌喝彩的同时,直面政治体制中的矛盾与改革中的阵痛,尖锐地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弘扬崇高与美好,鞭挞卑鄙和丑陋,真诚地为改革开放唱赞歌,同时对生活中出现的腐败现象进行批判和反思.他的政治小说贴近政治,而不作政治的附庸;揭露腐败,却不囿于"权力"的局限;通过对人的描述、刻划、评判,对现行体制下腐败的成因作深入的揭示.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周梅森的政治小说具有显在的问题意识,对虚假政绩进行无情的批判,对权力监督机制发出深情的呼唤,对依法治国赋予执着的追求,对弱势群体给予深度的关注.总的来说,周梅森的政治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芒.但是,勿庸讳言,周梅森的政治小说也存在着明显的瑕疵,主要表现在:艺术审美价值在流失,叙述艺术略显粗糙等等.
其他文献
性别置换,指的是作家在他的文本中通篇或大篇幅采用第一人称“我”戏拟异性叙述口吻。本篇论文主要以后新时期女性作家的性别置换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叙述学与女性主义文化批评
丑,作为文艺美学的重要范畴,往往不被研究者予以足够重视,在众多的美学研究文章中,即使有所涉猎,也大多作为"陪衬"顺便提及,至目前为止,探讨"美"的著述颇多,而专门研究丑的文
学界的研究已经证明,研究汉语语法发展史,断代研究与专书 研究是必需的,该文正是专书研究的一个子项.语言不断地发展变化,语言的结构形式也在一天天变化.随着时间推移,全面、
钟嵘,是中国齐梁时期杰出的诗歌理论批评家.他撰著的《诗品》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理论批评著作.钟嵘评论五言诗人123家,考辨源流,定其品第,其内容或方法,都具有独创性.该文
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类语言的使用可以影响文化,同时语言也深深地被打上文化的烙印.不同文化呈现出的不同文化形态反映到了语言上,出现了语言的差异.颜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