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怨”评诗——钟嵘诗歌批评的一个视角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Y6805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嵘,是中国齐梁时期杰出的诗歌理论批评家.他撰著的《诗品》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理论批评著作.钟嵘评论五言诗人123家,考辨源流,定其品第,其内容或方法,都具有独创性.该文第一章从《诗品》的序、正文三品的排列情况分析《诗品》对以"怨"评诗的重视,对"怨"的强调及其意义.第二章从"怨"作为诗歌批评的一个概念的分析入手,追溯、分析其以"怨"评诗的源流.从孔子以降直至刘勰,对以"怨"评诗的理论作一番梳理,探讨"怨"在诗歌批评中的传统.第三章结合作品,详细分析《诗品》直接以"怨"(尚不论与"怨"意思相近的词)批评之的各家作品,如古诗"哀怨"、曹植"雅怨"等等,从中体会钟嵘以"怨"评诗的丰富内涵及其理论价值.
其他文献
该文以目前校勘最精、收录最全、权威性最高的《敦煌变文校注》为底本,同时又参以《敦煌变文集》、《敦煌变文集新书》等本子,对变文的词汇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为了提高论证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由于传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过多强调现代文学“新”的一面,将“白话文学”“人的文学”“新民主主义文学”等视为现代文学的标识
性别置换,指的是作家在他的文本中通篇或大篇幅采用第一人称“我”戏拟异性叙述口吻。本篇论文主要以后新时期女性作家的性别置换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叙述学与女性主义文化批评
丑,作为文艺美学的重要范畴,往往不被研究者予以足够重视,在众多的美学研究文章中,即使有所涉猎,也大多作为"陪衬"顺便提及,至目前为止,探讨"美"的著述颇多,而专门研究丑的文
学界的研究已经证明,研究汉语语法发展史,断代研究与专书 研究是必需的,该文正是专书研究的一个子项.语言不断地发展变化,语言的结构形式也在一天天变化.随着时间推移,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