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别置换,指的是作家在他的文本中通篇或大篇幅采用第一人称“我”戏拟异性叙述口吻。本篇论文主要以后新时期女性作家的性别置换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叙述学与女性主义文化批评相结合的方法,着重从视角模式、叙述美学、文化释义三个层面分析女性性别置换这一现象。 性别置换这一叙述策略在视角上呈现出三种模式:非主人公“我”旁观叙述、主人公“我”单言叙述和男女主人公“我”轮言叙述。对这三种叙述声音的分析,我们发现,通过叙述形式来形成某种具有文化政治意义的女性集体声音是具有多种可能性的。这种集体性“张冠李戴”的叙述策略给美学提供了别样的艺术风格。女性作家对男性叙述的僭越迫使作家进行思维模式、想象方式、语言形式等方面的调整与重构,给文本带来叙述张力和复调意味。而叙述者性别特征的变异本身也蕴含着特殊的文化寓义。论文从性别置换的内在情感机制——女性意识出发,对后新时期女性作家性别置换文本中的“弑父”现象进行解读:她们以从“女弑父”到“子弑父”、从“文化弑父”到“肉体弑父”演变的话语策略来达到对父权制的彻底批判与解构;性别置换的叙述也为作品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看”与“被看”模式,为女性作家自我观照与自我审视提供了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