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素加氧酶-1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nw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以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和各年龄段猪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的烈性传染病,其给世界各国的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体外能显著抑制PRRSV在宿主细胞中复制与增殖,但其分子机制仍不清楚。为阐明HO-1抑制PRRSV复制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在前期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HO-1的下游代谢产物胆绿素(BV)、一氧化碳(CO)和铁离子(Fe2+)在介导HO-1抗病毒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得到以下结果:  1.HO-1的下游代谢产物之一BV以浓度梯度依赖方式抑制PRRSV在Marc-145细胞和PAM中复制与增殖,其抗病毒活性具有PRRSV毒株非依赖性,并且BV对PRRSV粒子的感染性没有显著影响。BV和N-乙酰-L-半胱氨酸(NAC)均显著降低PRRSV感染诱导的Marc-145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的生成。然而,NAC不影响PRRSV的感染及复制,表明BV的抗病毒活性可能不依赖于其对PRRSV感染诱导的ROS的抑制作用。  2.利用胆绿素还原酶(BVR)特异性siRNA证明外源性BV在细胞内BVR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内源性胆红素(BR),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并进一步证明BR以一氧化氮(NO)依赖性方式抑制PRRSV在Marc-145细胞中复制与增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BV或HO-1特异性诱导剂CoPP处理Marc-145细胞后均能促进胞内NO的产生,而NO特异性清除剂血红蛋白(Hb)能部分逆转BV或HO-1对PRRSV复制的抑制作用,并且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抑制剂ODQ和蛋白激酶G(PKG)抑制剂KT5823均部分逆转了HO-1、BV、BR和NO对PRRSV复制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BV/BR通过NO依赖性cGMP/PKG信号通路抑制PRRSV在Marc-145细胞中复制与增殖。  3.Hb与CoPP共孵育细胞后,Hb部分逆转了HO-1对PRRSV复制的抑制作用,表明HO-1催化产生的内源性CO能部分介导HO-1的抗病毒活性。进一步利用外源性CO供体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CORM-2)证明CO剂量依赖性抑制PRRSV感染Marc-145细胞及PAM,并且CO能抑制PRRSV的细胞间传播,但其不影响PRRSV进入宿主细胞。  4.对CO体外抑制PRRSV复制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表明,其能通过激活Marc-145细胞中cGMP/PKG信号通路抑制PRRSV在Marc-145细胞中复制。进一步的研究发现,CO能抑制NF-κB反应启动子活性,并且其通过抑制IκB降解及IκB磷酸化抑制PRRSV感染诱导的NF-κB活化,而抑制NF-κB激活能阻断PRRSV复制。因此,CO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抑制PRRSV在Marc-145细胞和PAM中复制与增殖。此外,CO显著抑制PRRSV感染诱导的Marc-145细胞和PAM中促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  5.去铁胺(DFO)单独处理或与CoPP共同处理PRRSV感染的Marc-145细胞不能促进PRRSV的复制,表明内源性Fe2+对PRRSV复制没有显著影响;而使用外源性FeCl3处理细胞也不影响PRRSV的复制。上述结果表明HO-1的代谢产物Fe2+对PRRSV复制与增殖没有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当前的研究证实了HO-1的下游代谢产物BV和CO介导了HO-1的抗PRRSV效应,而两种代谢产物的抗病毒活性分别是由不同的下游分子机制介导的。本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氧化应激蛋白HO-1抑制PRRSV复制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也为新型抗PRRSV药物或疫苗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文化课教学成为教学的重点,而各校体育课束之高阁或敷衍了事的现象严重,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体育是学校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是学生在接受系统教育的基础上,继续提高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以保证顺利学习,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全民健身计划”的普及中,国家公布的“普通人群体质和健康标准”在
摘 要: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体育运动的多样性造就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人格的完整性,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本文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就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健康 非智力因素 社会化  社会化是人类自身发展和完善的一个过程,是人们通过社会互助,形成人的社会属性,促使和保持社会的一
摘 要: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脑及其遗传功能;二是精神方面的功能。中专学生有接受现代化教育、积极进取需求,教师要重视对中专学生的大脑开发,同时更要重视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中专学生 心理素质  1.研究目的  了解体育教学对中专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分析法。  3.
这是一篇批评性报道。作者抓住本县机关中出现的一窝蜂造假山的现象,揭示了一些领导机关中存在的官僚主义、讲排场、铺张浪费,不能保持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作风
摘 要: 对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容忽视的,是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是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教师应因人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促进他们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他们的情绪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的精神,完善他
摘 要: 随着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的不断提高,“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已成为公众认可的健康标准,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十分重要而且迫切,本文运用文献法,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塑造学生健康心理,扩大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体育活动 青少年心理健康 影响  1.引言  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有句至理名言:“健
四、意境与造境意境,是内心意向同外界情境的有机结合。这种情景的高度和谐,在特写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新闻特写,更是以长于表达传递意境而备受读者青睐。1、意境——特
摘 要: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无论学习什么学科,兴趣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它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后,才会主动而愉快地接受教育。  关键词: 体育课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上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
摘 要: 本文就游戏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作探析,阐述运用该种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意义。游戏运用是基于学生对体育运动动作和运动心理的一种辅助性教学模式,具有激趣性和形象性,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学生在游戏运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课程知识加深理解记忆,还能够提高运动的动作技能水平。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运用游戏,是优化课程教
为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专业学生的数字化制造能力,作者依托典型企业的生产实践,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企业的项目产品和制造流程为主线,规划工程软件在教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