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 :杨利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各种社会思潮在国内外风起云涌,据人民论坛连续11年评选出的国际十大思潮结果显示,历史虚无主义数次上榜,其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揭露、抵制惩处力度空前,加之,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斐然,全国上下爱国热情普遍高涨,严重打击了历史虚无主义嚣张气焰。历史虚无主义毒瘤扎根国内已久,其“热度”虽减,但其凭着新样态、新手法沉渣泛起之势仍然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内容的篡改颠覆,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育人效果的消极影响不容小觑。历史虚无主义披着“学术创新”“追求真理”的外衣,实际上包藏着亡党亡国的祸心,是危及党和国家后继有人人才大计的重大隐患,亟需引起高度警惕并采取应对之策。论文首先对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虚无主义内涵及演变过程进行简要考察,并就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理论文献进行梳理,厘清并明确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实现的目标。其次,重点论述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消极影响,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大学生正确“四观”形成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从内外两个纬度论证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从培养大学生养成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为切入点,围绕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境五个方面提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消极影响的对策。具体而言,从教育主体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入手,严把思政教师“入口关”,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断奋斗;从教育客体出发,深化“四个自信”培育,增强大学生心理抵御能力;从教育内容出发,通过强化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让大学生更加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红色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去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和侵害;从教育环境出发,一方面,在历史虚无主义活跃的主要场地,即网络空间和高校舆论场,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对于西方制造的歪曲抹黑我国国家正面形象的现象,通过及时回应、正面澄清、有效引导等措施消除网络负面影响。
其他文献
“燕云十六州”是指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十六州。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墓志与考古资料,借鉴历史地理学中分区、分级、分时段的研究方法,系统考证“燕云十六州”区域内的政区变化,归纳、总结并剖析政区演化特征与机制,尝试解析“燕云十六州”区域专名的形成及其地缘价值和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燕云十六州”政区演
学位
投资者-东道国纠纷解决机制在处理国际投资纠纷非政治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东道国提出的反请求多以国际投资协议中的条款约定含糊不清、仲裁请求和反请求之间缺少联系性被仲裁庭认定为没有管辖权或被驳回。与迅速发展和完善的投资者-东道国纠纷解决机制比较,东道国的反请求制度发展相对滞后。首先,本文讨论了反请求的基本理论及东道国反请求规则。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反请求的立法和发展的梳理,总结出其对仲
学位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是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强调,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统一”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原则。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已取得重大成就,但仍存在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
学位
一直以来,物权习惯的调查、立法活动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司法实践都是中国法律史研究的重点。2021年《民法典》的出台虽然标志着习惯已经正式成为我国的民法法律渊源之一,但是关于哪些物权习惯可以类型化等问题并无明文规定。在此影响下,司法实践中对于物权习惯的适用仍旧存在着许多类案不同判的情况。为研究清末民国时期物权习惯的立法和实践情况,本文从历史角度出发,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加以讨论。鉴于时代背景的差异,论文将
学位
本课题选取名人旧居这类特殊的纪念性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昆明市内的名人旧居纪念馆的展陈现场进行探访和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知识和实地调研得来的数据,研究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现象。以袁嘉谷旧居纪念馆为例,探索纪念馆展陈设计的新手法。从空间布局、人文内涵、多感官体验等方面寻找适用于当代名人纪念性空间的展陈设计策略,通过设计实践对名人旧居纪念馆展陈设计进行有益的探索。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概述如下:第一章主
学位
宋代将礼法范畴的致仕制度完全法制化,以七十岁作为文官致仕的年龄上限。然而,宋代文官的致仕年龄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既存在壮年致仕的官员;也出现了一大批未能及时致仕的老年重臣。宋代文官致仕之后选择回归故土或是寓居他乡,与当地的社会产生联系,参与到当地经济、文化生活当中。宋朝给予致仕文官的俸禄是在任时的一半,是为“半俸制”。熙宁二年(1069)后,品级较高者致仕后可以领取全俸,还有机会获得朝廷给予的丰厚
学位
政治整合是历史以来统一多民族国家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热度居高不下的重点问题。政治整合的本质目的是通过政治干预的方式,维护社会秩序,实现政治稳定和发展。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实现政治发展一体化是从古至今、历朝历代无一不探索永葆国家政治昌盛的最终目标。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自王朝时代开始,超稳定政治结构的延续与中华文明的传承,无不彰示着政治整合的高超之处。秦朝为中国王朝历史
学位
历史时期,各族人民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脚下的这片土地供养了一辈辈子民,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无数辉煌文明。然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却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历史时期辉煌文明绵延不绝的代价,森林资源的破坏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步入近代后,西方列强对我国林木资源大肆掠夺,无休无止的战争破坏着残存不多的林木资源,再加上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森林资源遭到的破坏日益严重。幸运的是,清末以来,重视林业的风气逐在
学位
毕淑敏拥有医学和心理学背景,对人的生命体验感觉的关注远超于其他同时期作家,“疾病”也成为毕淑敏后期创作的核心话题。无论是癌症、病毒、白血病和艾滋病等生理疾病,还是吸毒、抑郁和人格分裂等心理疾病都成为其书写人性的对象。毕淑敏在亲身体验非典一线的生活之后,转向疫病题材的写作,其疫情书写彰显出传染病题材的个人化叙事和跨学科写作特征,蕴含着丰富的叙事伦理价值,带给人类深刻的伦理反思。毕淑敏以冷静的姿态正视
学位
图腾作为一个民族发展的见证,蕴含着民族精神文化,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图腾文化符号是千百年来黎族所产生的宗教文化观既万物崇拜,以信仰对象为参照绘刻于木桩、肌肤、服饰上浓缩为视觉形象。图腾纹饰作为视觉符号代表宗教信仰、氏族的徽号、观念文化,经过代代相传形成了海南黎族与众不同的审美观和独特习俗,在黎族社会生活物态文化中,图腾图案作为装饰符号至今存在,反映着海南民族风貌和文化特色。本文以海南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