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毕淑敏的疫情书写——以《花冠病毒》为中心

来源 :赵雪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6301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淑敏拥有医学和心理学背景,对人的生命体验感觉的关注远超于其他同时期作家,“疾病”也成为毕淑敏后期创作的核心话题。无论是癌症、病毒、白血病和艾滋病等生理疾病,还是吸毒、抑郁和人格分裂等心理疾病都成为其书写人性的对象。毕淑敏在亲身体验非典一线的生活之后,转向疫病题材的写作,其疫情书写彰显出传染病题材的个人化叙事和跨学科写作特征,蕴含着丰富的叙事伦理价值,带给人类深刻的伦理反思。毕淑敏以冷静的姿态正视人类的生存与死亡,对疫情的书写既延续了文学、心理学和医学等跨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又扩展到科幻写作领域。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疫情文学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毕淑敏在特殊“疾病”创作领域更突显其疫情书写的成熟与理智。全文共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追溯疫情文学的研究缘起,整体性描述疫情文学研究现状,并结合毕淑敏文学创作研究现状简述毕淑敏疫情书写的转变和创新,阐释本论题的研究意义。第一章围绕毕淑敏《花冠病毒》的传染病叙事模式展开论述。结合毕淑敏对疫病题材的选择和“抗疫”母题的确立,其小说《花冠病毒》作为疫情文学的典型,通过建构身份伦理,设置悬念情节和“科幻”的虚构技巧进一步开拓和深化了传染病题材的叙事模式。第二章分析毕淑敏疫情书写的个人化叙事特征。从疫情文学角度入手,对比现当代文学史上疫情书写模式的差异,相较之下,毕淑敏以非典作为知识背景,在传统与反传统语境下从生命、道德和伦理等层面探讨人在疫情中的生存体验,以跨学科视野进行疫情书写,是其文学创作的转向,也是对疫情文学的补充和创新。毕淑敏的多重职业身份使得其创作由早期单一的军旅、城市、体验创作模式转向复合的多元化写作如医学书写和心理疏导等,催进了“新生代”作家融入社会现实浪潮的步伐。第三章探讨毕淑敏的疫情书写带给人类的伦理反思。以《花冠病毒》为例解读政府应对机制实施的必要性,缓解了官方与民间的对立冲突。结合毕淑敏对疫病生态的书写,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发起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目标和普遍共识,呼吁人类提升环境保护意识,重塑生命价值观,以形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毕淑敏关注疫情中人类的精神失控现象,挖掘病毒肆虐的现实意义,试图治愈人的心理疾病,凸显出作家对人道主义情怀的坚守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结语部分归纳并总结毕淑敏的疫情书写彰显的文学魅力及其不足,并揭示文学在疫情面前发挥社会功能的独特意义和创作局限。
其他文献
民国南盘江上游水利建设,同传统时期相比,呈现出专管机构设立、具有现代化特征工程出现、小型自治型民众水利组织形成等特征,更具近代规模。同以往学界对近代化仅从工程方面定义稍显不同。本文从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出发,以记载民国南盘江一带水利工程的相关档案、报刊、地方志及水利调研专著中有关记载为研究对象,对民国南盘江上游水利发展进行梳理,在认识其发展过程的同时,探讨其是否具备近代化特征,能否判断为近代化,为学
学位
黎雄才作为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其独特的山水画风格被后世誉为“黎家山水”。黎雄才从学习绘画开始便受到不同的地域文化、师承关系、时代思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艺术经历愈加丰富,对艺术的认知不断提升,绘画眼界也不断开阔。在近半个世纪的写生创作中,黎雄才山水画风格特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中产生了多样的转变。黎雄才一生秉承高剑父的艺术精神,秉持“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思想,对“新国画”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学位
“燕云十六州”是指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十六州。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墓志与考古资料,借鉴历史地理学中分区、分级、分时段的研究方法,系统考证“燕云十六州”区域内的政区变化,归纳、总结并剖析政区演化特征与机制,尝试解析“燕云十六州”区域专名的形成及其地缘价值和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燕云十六州”政区演
学位
投资者-东道国纠纷解决机制在处理国际投资纠纷非政治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东道国提出的反请求多以国际投资协议中的条款约定含糊不清、仲裁请求和反请求之间缺少联系性被仲裁庭认定为没有管辖权或被驳回。与迅速发展和完善的投资者-东道国纠纷解决机制比较,东道国的反请求制度发展相对滞后。首先,本文讨论了反请求的基本理论及东道国反请求规则。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反请求的立法和发展的梳理,总结出其对仲
学位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是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强调,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统一”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原则。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已取得重大成就,但仍存在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
学位
一直以来,物权习惯的调查、立法活动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司法实践都是中国法律史研究的重点。2021年《民法典》的出台虽然标志着习惯已经正式成为我国的民法法律渊源之一,但是关于哪些物权习惯可以类型化等问题并无明文规定。在此影响下,司法实践中对于物权习惯的适用仍旧存在着许多类案不同判的情况。为研究清末民国时期物权习惯的立法和实践情况,本文从历史角度出发,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加以讨论。鉴于时代背景的差异,论文将
学位
本课题选取名人旧居这类特殊的纪念性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昆明市内的名人旧居纪念馆的展陈现场进行探访和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知识和实地调研得来的数据,研究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现象。以袁嘉谷旧居纪念馆为例,探索纪念馆展陈设计的新手法。从空间布局、人文内涵、多感官体验等方面寻找适用于当代名人纪念性空间的展陈设计策略,通过设计实践对名人旧居纪念馆展陈设计进行有益的探索。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概述如下:第一章主
学位
宋代将礼法范畴的致仕制度完全法制化,以七十岁作为文官致仕的年龄上限。然而,宋代文官的致仕年龄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既存在壮年致仕的官员;也出现了一大批未能及时致仕的老年重臣。宋代文官致仕之后选择回归故土或是寓居他乡,与当地的社会产生联系,参与到当地经济、文化生活当中。宋朝给予致仕文官的俸禄是在任时的一半,是为“半俸制”。熙宁二年(1069)后,品级较高者致仕后可以领取全俸,还有机会获得朝廷给予的丰厚
学位
政治整合是历史以来统一多民族国家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热度居高不下的重点问题。政治整合的本质目的是通过政治干预的方式,维护社会秩序,实现政治稳定和发展。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实现政治发展一体化是从古至今、历朝历代无一不探索永葆国家政治昌盛的最终目标。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自王朝时代开始,超稳定政治结构的延续与中华文明的传承,无不彰示着政治整合的高超之处。秦朝为中国王朝历史
学位
历史时期,各族人民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脚下的这片土地供养了一辈辈子民,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无数辉煌文明。然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却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历史时期辉煌文明绵延不绝的代价,森林资源的破坏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步入近代后,西方列强对我国林木资源大肆掠夺,无休无止的战争破坏着残存不多的林木资源,再加上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森林资源遭到的破坏日益严重。幸运的是,清末以来,重视林业的风气逐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