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病菌感染可引起动物的许多疾病,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抗生素治疗是控制细菌感染的一种主要措施。头孢噻呋(ceftiofur)是动物专用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不易导致耐药,但不溶于水。氟尼辛葡甲胺(flunixin meglumine,FM)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易溶于水。本文以含头孢噻呋的植物油为油相,含氟尼辛葡甲胺的水溶液为水相,研究头孢噻呋纳米乳(ceftiofur nanoemulsion,CNE)和头孢噻呋-氟尼辛葡甲胺纳米乳(ceftiofur-flunixin meglumine nanoemulsion,CFN)的制备方法,并分别探究其体外抗菌和体内抗感染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抗菌药物的纳米乳制剂,提高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1.头孢噻呋-氟尼辛葡甲胺纳米乳的制备 目的:筛选出稳定性好、粒径符合要求的头孢噻呋-氟尼辛葡甲胺纳米乳及头孢噻呋纳米乳制剂配方。方法:以吐温-80为乳化剂,甘油为助乳化剂,大豆油为油相,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出最适空白纳米乳配方。之后,头孢噻呋由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预溶后加入油相,将氟尼辛葡甲胺加入水相,以相转变法(phase inversion composition,PIC)制备头孢噻呋纳米乳或头孢噻呋-氟尼辛葡甲胺纳米乳,并检测其外观、剂型、稳定性、粒径分布等。结果:制得头孢噻呋-氟尼辛葡甲胺纳米乳为淡黄色澄清透明液体,水包油型,稳定性良好,平均粒径为60.54nm。 2.头孢噻呋纳米乳与头孢噻呋钠水剂在牛乳中的抗菌作用比较 目的:前期研究表明,病原菌在牛乳中趋向于分布在牛乳的上层。本研究比较头孢噻呋纳米乳(ceftiofur nanoemulsion,CNE)和头孢噻呋钠(ceftiofur sodium,CS)水剂在牛乳中的抗菌作用。方法:将CNE或CS加到含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牛乳中,在37℃培养12h后对牛乳上、中、下三层进行菌落计数。结果:含CNE的牛乳从上层到下层细菌数量依次递增;而含CS的牛乳从上层到下层细菌数量依次递减,表明头孢噻呋纳米乳趋向分布于牛乳上部使细菌数量减少,而头孢噻呋钠则相反。 3头孢噻呋-氟尼辛葡甲胺纳米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究头孢噻呋-氟尼辛葡甲胺纳米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给ICR小鼠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比较不同剂量头孢噻呋纳米乳、头孢噻呋钠单独使用或与氟尼辛葡甲胺配伍对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头孢噻呋纳米乳单独使用或与氟尼辛葡甲胺配伍均可显著提高金葡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且优于同剂量的头孢噻呋钠水剂。 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出了适合制备头孢噻呋-氟尼辛葡甲胺纳米乳制剂配方。头孢噻呋纳米乳可在细菌分布较多的上层牛乳发挥抗菌作用,抗菌效果优于头孢噻呋钠水剂;头孢噻呋-氟尼辛葡甲胺纳米乳对金黄色葡萄菌感染小鼠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细菌性感染的治疗药物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