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教育部公布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新增一个要点——培养现代公民的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则是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于近几年提出,关于综合思维的教学培养策略的相关理论尚未成熟,至今还未出台一套完备的培养策略。本研究旨在不断充实地理教学理论,进一步完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借助问卷调查和试题测试收集相关数据,了解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现状,分析学生综合思维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并设计了基于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案例。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借助文本阅读和对大量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整理,阐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厘清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进行理论架构。一方面,阐述综合思维的相关概念、综合思维的特征和维度;另一方面,提出相关的理论基础,即认知学习理论、思维心理学、系统论等。第三,开展数据搜集与分析。一方面,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高三学生和高中地理教师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和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现状。另一方面,对学生地理综合思维水平进行测试,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综合思维现状,为培养策略的提出提供量化数据。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综合思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要素的内涵理解及层次区分不清楚;(2)时间、空间的切换不灵活;(3)从区域情境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不强。第四,针对存在的问题,按照综合思维的三维度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1)要素综合策略:明确核心概念,理清要素层次;运用循环分析,把握要素的动态变化;注重学科渗透,深刻领悟要素规律。(2)时空综合策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打破时空对立;运用图文、图图转换,加强时空联系;动静结合,提升时空综合。(3)区域综合策略:运用区域地理分析法,有效提取信息;针对区域特色开展案例教学,探究地域性规律。根据提出的培养策略,结合必修一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实践基于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案例。最后,总结本研究的结论、不足与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