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荷电轻子在高能线性e+e-对撞机上的产生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F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标准模型可以正确的描述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但是人们还是有理由认为标准模型不是描述自然的“终极”理论。暗能量、中微子质量和电弱对称性破缺的真实机制等都是标准模型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许多新物理模型构建的动机。人们提出了很多新物理模型,在这些模型中,规范对称性会扩大,就会引入新的粒子。因此在高能实验上探究新粒子出现的可能性和探测其性质是目前粒子物理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许多新物理模型,例如:SM4模型、MLFVseesawⅢ模型、(L)L,R模型、扩展同位旋模型都预言了重费米子的存在,而双荷电重轻子是重费米子中比较特别的一类粒子。本文综述了重费米子的基本性质,详细的介绍了双荷电重轻子的一般性质,及在(L)L,R模型和扩展同位旋模型中预言的双荷电重轻子的耦合、衰变和产生等内容。  我们的工作是在未来高能线性e+e-对撞机(ILC)上通过e+e-、γγ和eγ对撞,以研究双荷电重轻子的产生。首先我们研究了双荷电重轻子通过e+e-对撞的成对产生。e+e-对撞通过s道交换γ或者Z粒子可以产生成对的双荷电轻子。我们若假定双荷电重轻子的质量为200GeV≤Mx≤700GeV,质心能量为√s=1500GeV,那么双荷电重轻子的产生截面在212fb~110fb范围内。双荷电重轻子也可以通过t道交换W±粒子对撞成对产生,但是这个过程的截面非常小,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个过程的截面被因子|vi|4压低。然后我们研究了双荷电重轻子通过γ(p1)γ(p2)→(x)--(P3)X--(P4)成对产生。这个过程的截面随着重轻子质量Mx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在大部分参数空间里,它的截面可以达到几千个fb。最后我们研究了通过e(p1)γ(p2)→X--(P3)W+(P4)过程产生双荷电重轻子。由于混合参数ve的存在,使得这个过程的截面被大大压低,在质心能量√s=1500GeV,Mx=200GeV时,截面的值也小于0.02fb。当然,如果构建出一个新的物理模型,其中的双荷电轻子可以与标准模型轻子有很大的混合,那么在高能e+e-对撞实验中就需要重新考虑这个过程。
其他文献
在人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中复杂网络和同步现象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复杂网络同步的研究与人们的生存密切相关,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和可观的应用价值。因此,一直以来它都是众多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越来越多,在短时间内处理的信息量的要求与日俱增。传统的电互连网络存在着串扰严重、带宽受限、功耗过高等本质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此,人们
滑模变结构控制是一种典型的鲁棒控制方法,对于系统具有匹配不确定项以及存在外部扰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系统的鲁棒性。然而,滑模控制亦有其自身的缺陷,滑模控制优越的鲁棒性
量子通讯作为一种“无条件安全”的新型信息网络传输方式一直倍受瞩目。但是,以携带量子比特的光子在通道传输过程中,同时受到经典噪声和量子噪声的影响,这会引起量子比特的退相
近些年,复杂网络的同步作为复杂网络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已然成为了相关学科的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复杂网络之间的外同步作为网络内同步的一种推广形式,也由其巨大研究价值,而备
连续变量Cluster纠缠态是构建量子信息网络和执行单通道量子计算的关键性资源,可以广泛应用在量子信息通讯、量子计算以及量子测量等领域,进而不断促进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
索尔.佩尔马特、布莱恩.施密特以及亚当.里斯三位天体物理学家对超新星进行研究,并因此获得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超新星的观测事实表明,宇宙在加速膨胀。为了能解释这一现象,
半导体发光材料氧化锌作为最具有潜力的新型发光材料,已经在发光二极管,压电二极管,气体传感器,室温紫外激光器等各个光电领域得到成功应用。对氧化锌进行掺杂可以在晶体范畴内改变氧化锌的结构,进而调节其光电性能,因此稀土掺杂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变得极其具有吸引力。ZnO稳定的化学物理结构(抗氧化,耐高温,耐潮)非常适合作为一种掺杂的基质材料。而且稀土元素特殊的壳层结构,三价稀土离子4f组态之间的
本文针对在宇宙中大量存在的高电荷离子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利用全实加关联(FCPC)的方法,确定三电子体系总的波函数,分别计算了Ge29+离子1s2nd(3≤n≤9)态和1s2nf(4≤n≤9)态Ryd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