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动构式二语习得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Keyser和Roeper以来,英语中动构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构式,以它复杂的句法和语义特征吸引了语言学界兴趣。话题的选择源于中动构式的重要性以及高中生习得状况。它本质特征为形式主动释义被动。本论文以构式语法为引言。首先,根据现有专家理论,本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构式语法。其中Goldberg的理论是最具影响力的,他给出的构式语法的定义最为流行。其次,本章提出构式语法的理据及其生成、结构、功能、认知等内容。接着作者阐述了构式语法的四个特征。文章的最后介绍了中动构式语法,包括它的特点,限制和种类,其中涵盖了句法和语义特征。句法上,中动构式常常跟有状语修饰,动词采取主动形式,使用一般现在时。语义上,它具有类指性,情态性和施事性的特征。然而,中动构式中的动词是有限制的。文章详细阐述了中动构式对于动词和修饰词的限制。首先,它只适用于有限的动词。也就是说它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动词。其次,它对修饰词也有限制。它非常复杂导致中国学习者尤其是高中生习得困难。然而至今还没有针对中国高中生的中动构式习得的研究。本论文旨在研究中国高中生的中动构式习得情况。实验调查对象共90人。这些被试者代表三个语言水平组:初级(低),中级(中),高级(高)。本研究采用的工具是调查问卷。本论文旨在研究以下问题:1.不同类型的英语中动构式会引起中国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难度吗?2.学习者英语中动构式知识水平会随着语言水平提高吗?3.学习者可以辨别中动词和非中动词吗?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英语中动构式会引起不同的学习难度;学习者水平提高,中动构式学习难度会相应地减小;学习者很难辨别中动动词和非中动词。研究结果还表明母语的迁移,句法和语义交互复杂性和认知等因素影响了学习者中动结构的习得。因此我们得出以下教学启示。首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学者应该有选择性地,重复性地解释和对比一些典型的错误,并且进行简明的语义和句法分析,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目标构式。其次,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上。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更多的接触中动结构从而更好的掌握这一结构。
其他文献
通过两组试验得到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分布的一些规律.在试验荷载范围内,桩土应力比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大,实测最大荷载下桩土应力比大多在9~13之间,桩的荷载分担比可
为使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更接近,作者介绍了ASE和光纤的本征衰耗的EDFA理论模型,并主要对EDFA的增益、噪声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中国的制瓷史源远流长,无论是在瓷器烧制、贸易运输,还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产生了大量的瓷器碎片。自古就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但在十年前,古瓷片价格非
五华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旅游业差。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文物资源丰富、文物较集中有地方特色、交通方便是五华发展旅游业的三大优势。五华应该正确处理好文物
如何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高效的移动连接,让移动节点能够随时、随地保持业务的连续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IETF提出的SIP协议以其灵活、容易部署等特性较好地解决了移动节点的全局移动性问题。然而,在利用SIP实现移动TCP应用过程中,频繁的切换过程将会导致TCP连接中断的发生,从而使得各种会话过程和预定业务不能正常进行。就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IP-EYEagent与SIPINFOmethod实现TCP
张丽芳和斯滕伯格提出的三重智力风格模型是以斯滕伯格心理自我管理理论为基础,将已经存在的十种思维、认知和人格模型进行重新整合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智力模型,该模型将人的智力
在文献 [1]的基础上 ,首次找出了 (非线性 )极大等重等距码 (n,2 k,m)的一类特殊等价分类的普遍性结构 ,证明了极大等重等距码的重量分布性质
英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英语学习的一种内部的动因,英语学习策略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五大教学目标之一,两者在英语学习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也特别强
作为一名清末的著名文献学家,于鬯对于《仪礼》经传记文的某些文辞及文句进行了探究,并对前人的某些结论进行了考辨,在礼经的语词和行文的仪文节度训释方面,取得了不少创获。
论文根据统计时分复用的特点,讨论了在设计64kbir/s智能数据复用器时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