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保护建筑整体迁移工程风险评估及风险转移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esechines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时期,新一轮《城市规划法》的修订和实施工作稳步深入开展正在有序推进我国城镇化的进程,老城区的改造和当前道路的拓宽与现存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保护性建筑之间逐步出现了较为严峻的取舍问题,建筑物整体迁移技术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历史保护建筑保护和城市发展的矛盾。历史保护建筑结构本身整体性与安全性能又因为建设年代久远而较差,在采用建筑迁移技术进行保护时,存在大量不可预料的、无法控制的风险,轻则影响建筑物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重则会造成建筑物部分坍塌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所以采用工程保险方式进行建筑物风险转移,是承包商为了降低其成本、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而做出的一个理想选择。本文拟突破保险公司对历史保护建筑迁移项目不承保的局面,通过分析问题内在原因,从工程项目角度进行探索,对需要进行迁移的工程项目实施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并选择合适的险种使保险公司承保有据可依,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及基础理论分析。当前工程保险险种主要是对建筑物进行财产保险和责任进行保险,暂无历史文物建筑文物价值类保险。随着建筑物整体迁移技术越来越频繁的应用到历史文物建筑保护领域,尝试从工程项目角度出发,识别与评估工程项目迁移过程中影响结构、设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风险因素,为迁移工程进行投保,适当转移部分风险;(2)历史保护建筑迁移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利用数据库关键词进行文献梳理,对历史保护建筑迁移工程项目风险进行初筛,再通过德尔菲法利用调查问卷进行修正,得出影响历史保护建筑迁移工程风险的主要因素,构建风险因素清单;(3)在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上构建了风险评价模型。利用vensimple软件进行风险模型仿真模拟,辅助建立迁移项目全过程风险因素的因果反馈关系图,再通过建立存量流量模型,构造了各变量间线性函数关系,运用基于群体评价的序关系分析法来确定各风险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4)建立迁移工程风险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建立相应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评语集,运用降半梯度法计算出不同影响因素的隶属度,建立5级风险等级判断矩阵,最后得出投保风险模糊综合评估矩阵。(5)投保方案分析与投保费率优化研究。通过前文对风险评估,提出各类风险应对措施,其中部分风险可采用投保的方式进行风险转移,介绍了历史保护建筑迁移工程项目风险应对方案并进行可投保险种分析,同时详细介绍了建筑工程一切险和团体意外险投保需考虑的内容,如保险责任、免赔额等内容。最后根据前文划分的历史保护建筑迁移工程风险等级设置了保费调整系数W=(0.6,0.8,1.0,1.2,1.4),将前文得出的模糊综合评估矩阵与调整系数相乘,可得出最适合该项目的投保率。(6)基于工程项目案例进行实际运用。结合迁移工程的工程概况和项目背景实际情况设计制作了调查问卷,通过向行业专家学者发送问卷,收集结果确定边界节点各风险因素值,将实际风险值输入历史保护建筑迁移工程风险存量流量图模型,并生成X宾馆迁移项目全过程风险的模拟仿真图。随后将前文建立的历史保护建筑迁移工程风险存量流量模型运用在长沙市X宾馆迁移项目上,选择合适的投保险种并对其可投保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投保的风险等级均为较低等级。因此承包商投保时,可按照前文建立的综合评估模型进行费率优化,团体意外险保费的取值比例范围控制在0.3288‰~0.4035‰,建工险保费的取值比例范围控制在2.4883‰~4.9776‰。按建筑工程一切险来看,经过优化后的费率比原有费率小,即调整后承包商资金使用效率有效提高。
其他文献
热电池是一种依靠加热来激活的一次电源,激活时间短,拥有大电流放电能力,能在各种恶劣苛刻的野外环境下储存数十年而不失效。粉末压片法是目前常用的热电池正极-电解质复合片的制备方法,该法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制备的复合片韧性差,生产成本较高,难以实现柔性以及异形化的单体热电池的制备。本文通过简单的流延成型工艺,制备了两种柔性氧化物薄膜正极以及柔性电解质薄膜,对两种薄膜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和高温反应机理进行了研
有机光电探测器具有质量轻、柔性好、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在光学传感和生理健康信号监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新型稠环电子受体材料的光学带隙较窄,为提升有机光电探测器在红外或近红外波段的探测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如何构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有机光电探测器是目前研究的焦点和难点。本论文以基于非富勒烯稠环电子受体材料的平面异质结有机光电探测器为研究对象,开展有机半导体的光电性质和探测器的结构设计研究,调
矩阵变换器是一种交流-交流变换器,其具有功率密度高,可实现能量双向流动,能产生频率和幅值可调的正弦输出电流,能在输入侧实现单位功率因数等特点,在电能变换领域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各国学者相继提出了矩阵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其中,调制型模型预测控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具有动态响应快、输出电流波形质量高等特点。但是该方法概念复杂,计算量大,且当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系统控制效果明显下降。因此,本文以矩阵变换器
双离子电池石墨正极材料是决定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的重要因素。石墨正极材料存储阴离子的工作电位高,因而存在电解液分解导致循环性能下降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选择厚度为30~50 nm的石墨片、人造石墨颗粒和SiO2/碳包覆的鳞片石墨作为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综合运用多种结构和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些材料的微观结构、成分和电化学存储阴离子PF6-的性能,得到如下结论:(1)在锂基和钠基双离子电池中
针对双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中石墨正极材料存在体积变化大和电解液分解严重的缺点,采用简便的溶解-析出法结合高温碳化制备出Ti O2纳米颗粒和碳包覆的石墨片正极材料。此外,针对锂硫电池中硫正极电导率低以及多硫化物穿梭导致循环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喷雾裂解和高温碳化制备出氮掺杂多孔碳球,进而负载硫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采用多种结构表征和电化学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上述两种正极材料的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和电化学性
二维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质,譬如原子级薄的厚度、大的比表面积、量子限域效应等,同时,二维材料有望解决短沟道效应,被认为是后摩尔时代的关键材料之一,近些年来获得了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通过层间范德华力的作用,不同的二维材料可以堆叠在一起形成异质结构,具有极高的自由度,在器件的设计、应用和集成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其中,平面各向异性二维材料由于其本身的低对称性晶格结构展现出更丰富的物理特性,并且其增加的用于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类新型的储能器件具有快速的充放电速率、高的功率密度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电动汽车、电子信息、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发展超级电容器的核心之一在于开发高性能的电极材料。导电聚合物如聚苯胺、聚吡咯等的电化学活性高、导电性优异、制备简单且成本低廉,是一类非常有潜力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而导电聚合物水凝胶更是将导电聚合物优异的电化学性质与水凝胶良好的机械柔性和
碳质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自1991年首次商业化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碳质材料根据其微观结构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石墨、软炭和硬炭。针状焦和石油焦这类软炭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短程有序石墨随机排列在无序的碳基体中,热处理温度决定了其微观结构,并直接影响其电化学性能。阐明石油焦和针状焦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规律及其构效关系,揭示储锂机制,对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当代,伴随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诞生了以数字化信息媒介为基础,信息高效互动传播为特征的新媒体,它改变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进而对日常工作、生活的建筑空间产生了影响,可以说我们正身处于一个被信息包围的新媒体时代。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时代浪潮中,2014年李克强总理对于“双创”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了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化的新时代,其中,众创空间成为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引
近年来,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相比于现浇结构,装配式结构有高质量、环保、快速施工等优点。装配式结构装配处位置的连接可靠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结构的安全使用性能,因此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针对装配位置处的连接方式及连接可靠度进行了大量研究。随着经济以及交通的发展,车辆撞击桥梁、房屋等结构的意外事故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装配式结构在遭受外界冲击荷载作用下能否依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成为一个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