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碳包覆石墨片及氮掺杂多孔碳负载硫正极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jq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双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中石墨正极材料存在体积变化大和电解液分解严重的缺点,采用简便的溶解-析出法结合高温碳化制备出Ti O2纳米颗粒和碳包覆的石墨片正极材料。此外,针对锂硫电池中硫正极电导率低以及多硫化物穿梭导致循环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喷雾裂解和高温碳化制备出氮掺杂多孔碳球,进而负载硫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采用多种结构表征和电化学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上述两种正极材料的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和电化学性能,得到如下结论:(1)双离子电池Ti O2/碳包覆石墨片(TO/GF)正极材料中,Ti O2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石墨片表面,而非晶碳层将Ti O2纳米颗粒牢固地结合在石墨片表面,使得TO/GF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2)TO/GF具有非常优异的充放电循环性能。在3.00~4.98 V电压窗口条件下,TO/GF实现10000次稳定的充放电循环,每次循环的容量衰减率仅为0.0021%。而将电压窗口上限提升到5.2 V后,TO/GF实现了2000次稳定的充放电循环。(3)均匀分布的Ti O2纳米颗粒将石墨片表面分隔成众多相对独立纳米畴。这些纳米畴极大降低了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电解液的分解,并快速形成稳定的正极-电解液界面CEI膜。通过Ti O2纳米颗粒的均匀包覆,将石墨片表面畴界化是获得稳定的循环性能的有效途径。(4)氮掺杂多孔碳载体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介孔网络,因此载硫后得到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S@N/C的硫含量达86%,并且S@N/C展现出优良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2 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3000次之后,可逆比容量仍有581.1 m Ah g-1。氮掺杂多孔碳球是高效的硫载体。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的装配式集合住宅建筑仍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而大型建筑物的墙板主要是为工厂进行预制和生产,只有很少一部分现场进行浇筑,在后期施工中所开凿的洞口可能破坏了预制住宅墙板的强度和稳定性。而且住宅建筑中要求布置大量开关插座,若是开关插座以及其相应管线直接暴露于墙体外侧,不仅对美观,也可能影响到使用者的生活品质,因此在预制混凝土墙板上预留开关插座的电气接口和预埋相应的电气管线十分重要。住宅建筑内部
纳米二氧化钛(TiO2 NPs)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导致其释放到环境中,并在污水污泥中大量积累。纳米二氧化钛对活性污泥系统的负面影响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关于纳米二氧化钛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知之甚少。因此,这项工作旨在通过比较四个暴露于不同浓度TiO2 NPs的实验室规模SBR反应器中污泥的脱水性能,深入了解进入污水中的TiO2 NPs对污泥脱水的影响,探究TiO2 NPs恶化污
微波暗室是通信行业里普遍使用的测试设备。伴随5G相关技术和物联网相关技术的普遍推广和持续发展,近年来无线便携设备的数量呈现了了井喷式增长。同时,设备体积也不断朝着小型化发展。面对无线便携设备的巨大测试需求,相对于传统大型暗室,具备Passive无源测试,SISO(Single Input and Single Output)测试以及MIMO(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近年来我国隧道建设飞速发展,同时大量已建隧道衬砌在人为、自然长期作用下会出现诸如碳化、开裂、脱落等等病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鉴于UHPC的超高性能,提出了一种将其应用于隧道衬砌加固的新方法,并着手开展受弯状态下UHPC加固混凝土梁以及复杂受力条件下UHPC加固隧道衬砌数值试验,揭示了UHPC加固隧道衬砌的弯压承载性能,确定了衬砌安全性评价和加固效果量化方法,为工程实际加固设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思路
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耐蚀性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目前钛合金的焊接制造中,仍以钨极氩弧焊(TIG)和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为主,但这些焊接方法存在熔透能力有限、焊接效率低、热输入不可控性等问题。激光焊接匙孔不稳定,易形成气孔,影响接头性能。相比于常规激光焊接,激光热源摆动,能阻止匙孔失稳,将摆动激光与TIG复合,两种热源能场叠加使能量高效耦合,可使熔化效率提高,降低气孔
自从“未来材料”石墨烯被发现和广泛研究之后,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材料凭借其自身原子级超薄厚度、高精度集成兼容和优异的光电性质在光电子器件应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是一类材料家族,其中典型代表是二硫化钼(MoS2)。二硫化钼凭借其具有独特的电子能带结构、优异的光电性能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单层二硫化钼由于自身2H相原子堆垛结构,单层厚度不到1纳米,可见
热电池是一种依靠加热来激活的一次电源,激活时间短,拥有大电流放电能力,能在各种恶劣苛刻的野外环境下储存数十年而不失效。粉末压片法是目前常用的热电池正极-电解质复合片的制备方法,该法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制备的复合片韧性差,生产成本较高,难以实现柔性以及异形化的单体热电池的制备。本文通过简单的流延成型工艺,制备了两种柔性氧化物薄膜正极以及柔性电解质薄膜,对两种薄膜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和高温反应机理进行了研
有机光电探测器具有质量轻、柔性好、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在光学传感和生理健康信号监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新型稠环电子受体材料的光学带隙较窄,为提升有机光电探测器在红外或近红外波段的探测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如何构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有机光电探测器是目前研究的焦点和难点。本论文以基于非富勒烯稠环电子受体材料的平面异质结有机光电探测器为研究对象,开展有机半导体的光电性质和探测器的结构设计研究,调
矩阵变换器是一种交流-交流变换器,其具有功率密度高,可实现能量双向流动,能产生频率和幅值可调的正弦输出电流,能在输入侧实现单位功率因数等特点,在电能变换领域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各国学者相继提出了矩阵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其中,调制型模型预测控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具有动态响应快、输出电流波形质量高等特点。但是该方法概念复杂,计算量大,且当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系统控制效果明显下降。因此,本文以矩阵变换器
双离子电池石墨正极材料是决定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的重要因素。石墨正极材料存储阴离子的工作电位高,因而存在电解液分解导致循环性能下降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选择厚度为30~50 nm的石墨片、人造石墨颗粒和SiO2/碳包覆的鳞片石墨作为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综合运用多种结构和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些材料的微观结构、成分和电化学存储阴离子PF6-的性能,得到如下结论:(1)在锂基和钠基双离子电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