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4对BV2小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nyy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缺血性卒中是目前全球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居高不下的疾病之一,溶栓和取栓(即及早再灌注)是当前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脑组织持续缺血缺氧一定时间后恢复再灌注反而出现再灌注损伤,导致患者疗效降低,而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临床研究发现激活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GLP-1R)具有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GLP-1是由原胰高血糖素基因表达,在小肠L细胞分泌的肠道激素,在体内发挥多种多效性作用。小胶质细胞为中枢系统的固有免疫细胞,其活化标志着炎症得发生,有研究证实小胶质细胞焦亡介导的炎症反应可加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小胶质细胞焦亡有望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新的思路。目的此研究拟采用体外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建立OGD/R的细胞模型模拟体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在此基础上,明确激活GLP-1R是否通过抑制细胞焦亡对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为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新思路及治疗新靶点。同时为下一步在体内、体外层面研究GLP-1R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作用机制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方法通过采用正常小胶质细胞(BV2细胞),利用三气培养箱和无糖培养基模拟ODG/R条件,根据参考文献选取氧糖剥夺时间为4h、6h、8h和10h,复氧复糖时间为0h、6h、12h、18h和24h;细胞经过OGD/R处理后,通过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选取存活率约50%的时间组合建立OGD/R模型。综合参考文献选取剂量为0n M、25n M、50n M、100n M、200n M、400n M的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4(Exendin-4,EX-4)对实验细胞进行预处理24小时,进行ODG/R处理,通过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选取最佳剂量。确定建立OGD/R模型时间组合及最佳EX-4浓度后,将BV2进行实验分组:(1)空白对照组为正常的BV2细胞;(2)OGD/R组:仅进行OGD/R处理的BV2细胞;(3)EX-4+OGD/R组:BV2经过GLP-1R激动剂预处理后进行OGD/R处理;(4)BV2经过GLP-1R拮抗剂预处理后进行OGD/R。收集细胞提取总蛋白及细胞培养基上清液,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LRP3、caspase-1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ELISA检测IL-1β、IL-18的分泌情况;制备细胞爬片,通过免疫荧光分析NLRP3表达水平。结果1.氧糖剥夺时间为6h及复氧复糖时间为12h的OGD/R时间组合,细胞的存活率最接近50%且恢复氧糖供应后细胞存活率下降明显,能有效反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时间组合模型。2.OGD/R组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及IL-1β、IL-18分泌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及IL-1β分泌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01,IL-18分泌水平的为P<0.01),说明细胞焦亡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加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3.EX-4预处理+OGD/R组BV2细胞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及IL-1β、IL-18的分泌水平较OGD/R组下降(NLRP3蛋白表达的水平及IL-1β分泌水平与OGD/R组比较P<0.001,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及IL-18分泌水平的为P0.05),说明激活GLP-1R可抑制小胶质细胞NLRP3炎性小体表达。结论1.BV2细胞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在氧糖剥夺6h及复氧复糖12h时最接近人体内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状态。2.EX-4可通过抑制BV2细胞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发挥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柚皮苷(Naringin)改善CC类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 2,CCL2)诱导大鼠学习记忆和认知损伤及其机制,为针对CCL2诱导的记忆和认知障碍有抑制或者阻断作用的药物的开发提供见解。方法:(1)7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5ng CCL2)、阳性药美金刚组(5ng CCL2+meman
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2018年全球统计数据中,CRC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在肿瘤致死率中排名第二。在中国,CRC发病率在逐渐上升。由于复发及转移等原因,一些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预后较差,许多学者对结直肠癌预后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中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是一个简单、有效且方便的途径。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
研究目的在大鼠背部设计超长任意皮瓣模拟缺血皮瓣模型,通过设置水蛭素组和对照组对皮瓣进行不同的干预,比较两组皮瓣成活面积及光镜显微镜下两组皮瓣微血管的数量、组织结构层次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同时利用Micro-CT及三维重建技术再现皮瓣微循环网络,观察并利用机器自带软件测量两组皮瓣血管生成的情况,从微观及直观的角度探讨天然水蛭素对大鼠缺血皮瓣血管生成的影响。实验方法选取32只健康成年SD大鼠,雌雄不限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脂肪颗粒移植术实现面部轮廓重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门诊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4例面部老化患者行自体游离脂肪颗粒移植术治疗。利用自体游离脂肪颗粒移植的方法于面部不同部位脂肪注射。术后随访并留存照片,对手术前后照片进行比较分析,观察面部轮廓变化、有无并发症,记录患者及术者满意度,总结自体游离脂肪移植在面部轮廓重塑中的技术应用要点、并发症及疗效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相关问
目的:神经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是一种因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损伤/功能障碍而导致的慢性和潜在致残性疼痛,因其治疗方案有限和预后不良而臭名昭著。以往研究表明MicroRNA(miRNA)与神经性疼痛的发生有关。但是,尚未建立全面的miRNA-mRNA调控网络。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得miRNA和mRNA微阵列数据集。然后,我们采用R软件工具对miRNA和mRNA微阵列数据集进
目的:大量的研究证明肿瘤的发生与组织循环中的mi RNA的表达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相关的mi RNA并分析其作用的靶基因在NSCLC预后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从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NSCLC患者的mi RNA表达谱数据和临床信息共1051例(961个NSCLC样本和90个正常样本)。通过R语言的“edge R”包,获取在正常
目的探讨厚朴穴位敷贴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为临床进一步探索厚朴穴位敷贴促进HCC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1、研究对象及干预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住院治疗,择期行肝部分切除术,且术后病理确诊为HCC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本研
第一部分RBP4蛋白试剂盒的构建与性能评估目的:建立血清RBP4蛋白ELISA试剂盒检测方法,并按照《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的标准对其进行性能评估,构建出符合体外诊断试剂盒标准的血清RBP4 ELISA检测试剂盒,为临床诊断和人群流行病学筛查提供辅助检测方法。方法:1.对RBP4组合式ELISA试剂盒的检测方法进行反应条件最优化的探讨;以P/N值最大作为判断标准确定最优捕获抗体的包被温
目的:探讨BISAP评分、改良Marshall评分、MEWS评分及Glasgow评分系统对中度重症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 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住院诊断为MSAP、SAP,且病例完整的患者共148例。年龄18~99岁,按照2012年Atlanta标准将患者分为MSAP和SAP两组。所有患者在入院48小时内完善白细胞、尿素氮、肌酐、血清白蛋
目的探讨超声TI-RADS分级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到2019年5月这段期间在我院超声科门诊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并且被诊断为TI-RADS 3-5级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有296例微小甲状腺病灶。通过对超声TI-RADS分级结果、病理检查结果以及各超声指征的回顾性分析,以此来研究超声TI-RADS分级在诊断甲状腺微小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296例甲状腺微小病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