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饮料液态发酵关键化学成分及其调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xi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速发展的茶饮料产业对优质低价的红茶原料提出了较大的需求。传统工艺存在生产工艺和产品标准不易控制、能耗较大等缺陷。与传统红茶发酵过程相比,鲜叶液态发酵具有品质均一、用时较短、制作成本较低的优点,是红茶饮料生产的新途径。鲜叶液态发酵技术要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仍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如关键化学成分不清楚,无法实现在线调控技术及与传统工艺的衔接等。为探讨红茶饮料液态发酵过程中关键生化成分及其品质调控技术,本实验主要开展了红茶饮料液态发酵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生化成分的相关性研究、生化成分与感官品质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红茶饮料液态发酵调控技术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分析了红茶饮料液态发酵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不同的鲜叶品种,其主要生化成分各不相同。在液态发酵过程中,多酚氧化酶先快速下降后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快速下降。茶多酚在液态发酵30min内参与酶促氧化反应,后期则主要处于平衡状态中。儿茶素单体中EGCG、ECG、EGC含量的变化最大,GC、C、EC、GCG含量呈下降趋势。咖啡碱含量变化不大,部分品种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所下降,其余品种仅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茶黄素组分含量主要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组分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2、对不同品种的鲜叶液态发酵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茶黄素单体的增加量与儿茶素单体中GC、EGC、C、EC、EGCG的减少量密切相关。对鲜叶匀浆液中主要生化成分与发酵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发酵效果与鲜叶匀浆液中主要生化成分存在显著相关性,茶黄素单体含量及总量与GC、EGC、EC、EGCG、CG呈显著相关性。进一步得出线性回归方程为TFs=-255.61+3.87CG+3.42ECG+5.13EGCG。明确茶鲜叶中CG、ECG和EGCG是红茶饮料液态发酵的关键成分,对红茶饮料液态发酵的原料筛选有一定的指导作用。3、对10个不同品种鲜叶匀浆液态发酵所得红茶饮料感官审评结果与生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1/3和301/5品种鲜叶液态发酵所得红茶饮料品质总体较好,得分总体较高。汤色、香气、滋味、TQS与儿茶素组分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与TF、TF-3-G、TF-3’-G、TFDG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L、a~*、b~*和-a~*/b~*与汤色、香气、滋味、TQS感官品质间都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并得出汤色得分与色差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为:汤色得分=27.32-0.06L-0.15a~*+0.42b~*-6.48(-a~*/b~*)。利用色差La~*b~*值估计液态发酵过程中红茶饮料的品质,实现液态发酵工艺的在线控制。4、研究了红茶饮料液态发酵的调控技术,包括不同发酵液浓度对发酵效果的影响和干茶浸提液添加鲜叶液态发酵。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发酵液浓度为5°Brix最佳。为防止茶汤后期的缓慢氧化,采用微波处理60s灭酶,保持茶汤品质。为改善液态发酵原料的单一性,扩大液态发酵工艺的适用性,本实验研究了炒青浸提液添加鲜叶匀浆后进行液态发酵的可行性。结果显示,炒青浸提液添加一定比例的鲜叶,采用液态发酵方式,可以生产出品质较好的液态红茶饮料产品。
其他文献
风险投资是本世纪开始以来全球金融领域最成功的创新成就之一,自上世纪初进入我国之后,对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过,国有经济成分的风险
一、研究背景当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ISH的发病率在我国亦呈逐渐上升趋势。已有研究证实ISH是老年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Baill]为木兰科五味子属的落叶藤本,五味子果实主要以干制果实的形式用于保健食品生产。五味子浆果呈胭脂红色,具有五味子特殊香味,并含有丰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饮料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饮料市场不断扩容,国内饮料市场处于“百家争鸣,群雄争霸”的激
影剧院一般利用提前启动空调系统,预冷室内热环境来提高舒适性,削减观众进场时出现的高峰冷负荷。然而,由于该空调预冷运行模式存在的不合理性,例如操作人员凭借其经验而设置
自我国房地产货币化、市场化改革以来,以住宅建设为主体的房地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的居住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
在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时代需要合作,社会更需要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引入合作,便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切入点之一。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地带来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大规模接触和碰撞。因此,如何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就成为世界性的、关系到各个民族的命运和世界未来的重大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把“学会合作”看作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因此,
法治是现代社会控制模式的重要标志,代表当下国际潮流,全球化时代对于任何一个非法治国家都是一个巨大挑战,建设法治社会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共识。中国的普法这一法律活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