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银屑病关节炎(Ps 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Ps A中医证候特点,以及证型与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相关性,以期为Ps A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Ps A患者病例数据,遵照纳排标准进行筛选,使用Excel软件创建数据库,应用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探究Ps A中医证候特点。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病例101例,男女比例1:1.46。平均年龄为54.09±10.56岁,平均病程为75.99±70.50个月。2.证候分布情况(按构成比例排序):湿热蕴结证(31.68%)>肝肾亏虚证(29.71%)>血热风燥证(17.82%)>风寒阻络证(10.89%)>热毒炽盛证(9.90%)。3.各中医证候组间病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长短依次为:肝肾亏虚证>湿热蕴结证>热毒炽盛证>血热风燥证>风寒阻络证。4.临床表现:(1)各中医证候组间PAS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严重程度依次为:湿热蕴结证>血热风燥证>热毒炽盛证>肝肾亏虚证>风寒阻络证。(2)各中医证候组间足跟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亏虚证中出现足跟痛症状患者比例最高。(3)各中医证候组间关节压痛数目、关节肿胀数目、晨僵时间、腰背痛、指甲改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1)各中医证候组间CR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高低依次为湿热蕴结证>肝肾亏虚证>热毒炽盛证>风寒阻络证>血热风燥证。(2)各中医证候组间ES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水平高低依次为湿热蕴结证>热毒炽盛证>肝肾亏虚证>血热风燥证>风寒阻络证。(3)各中医证候组间血尿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高低排序依次为湿热蕴结证>热毒炽盛证>肝肾亏虚证>血热风燥证>风寒阻络证。(4)各中医证候组间PLT、球蛋白、HLA-B27、关节超声、双手X线、骶髂关节CT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纳入研究的101例病例中,有17.82%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HUA),男女比例为1.57:1。各组合并HUA百分率高低依次为:湿热蕴结证(28.13%)>热毒炽盛证(20.00%)>肝肾亏虚证(13.33%)>血热风燥证(11.11%)>风寒阻络证(9.09%)。各中医证型组内,年龄、病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PASI、关节压痛数目、关节肿胀数目、晨僵时间、腰背痛、足跟痛、指甲改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ESR、PLT、球蛋白、HLA-B27、关节超声、双手X线、骶髂关节CT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证组、热毒炽盛证组内不合并HUA与合并HUA组间CR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s A患者多见湿热蕴结证,肝肾亏虚证患者病程较长。2.湿热蕴结证、血热风燥证银屑病样皮损较为严重,肝肾亏虚证多出现足跟痛症状。3.湿热蕴结证、热毒炽盛证、肝肾亏虚证病情活动度与血尿酸水平较高。4.与Ps A+NHUA组相比,Ps A+HUA组病情活动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