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硅的摩擦诱导相变及其表面纳米线阵列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b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综述了单晶硅压力诱导、摩擦诱导相变以及硅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研究了单晶硅压入诱导相变和摩擦诱导相变,并制备得到了硅纳米线及其同轴纳米线阵列,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采用纳米压入仪对单晶硅的压入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晶硅在压入过程中发生由半导体的Si-I相向金属化的Si-II相转变的过程。在随后的卸载过程中Si-II相转变为Si-XII和Si-III的混合相。载荷和卸载速率对于单晶硅的卸载曲线形状具有重要影响,卸载曲线在较低的载荷下(<10mN)呈现elbow现象,在较高的载荷下(>70mN)呈现明显的pop-out现象,当载荷处于二者中间时卸载曲线随着卸载速率的增加由起初的pop-out现象转变为elbow现象。卸载曲线呈现elbow现象的最小卸载速率也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   2.研究了单晶硅与Si3N4、红宝石以及GCr15对摩时的摩擦磨损和相变行为。结果表明单晶硅与不同对偶对摩时摩擦系数均随着速度的提高而下降。相同距离下单晶硅与红宝石对摩时磨损体积最大,与GCr15对摩时摩擦系数最高。单晶硅与Si:3N4、红宝石等硬度较高的对偶对摩时在低速下的跑合阶段可观察到明显的相变现象,经历Si-I→Si-II的相变过程,并在卸载以后产生Si-XII、Si-III以及非晶硅的混合相。单晶硅与较低硬度的GCr15对摩时,磨损表面没有观察到单晶硅的相变现象,在磨损的初期存在GCr15向单晶硅表面转移的现象。   3.研究了单晶硅在不同润滑介质作用下的相变现象。SEM和Raman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较高液体粘度、较弱的分子间氢键和较低的介电常数的润滑介质可促使单晶硅发生Si-I→Si-II→a-Si的相变过程,产生光滑的非晶硅表面。十五烷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制备非晶硅表面的润滑介质。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采用纳米划痕仪并以十五烷作为润滑介质,在单晶硅表面制备得到了一个非晶硅的划痕阵列。   4.采用AgNO3溶液辅助刻蚀法制备得到了硅纳米线阵列。HRTEM以及SAED结果表明硅纳米线以单晶硅的形式存在,Raman光谱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硅纳米线阵列存在明显的低波数位移和谱峰不对称现象,这与硅纳米线的量子限制效应有关。以刻蚀法制备的硅纳米线为模板结合水热合成法,本文作者制备得到了Si/ZnO的同轴纳米线阵列,HRTEM结果表明硅纳米线表面被一层非晶ZnO均匀包覆着,同时也观察到了结晶的ZnO颗粒和莫尔条纹的形成。
其他文献
郭有河1963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和北京画院高级研修班。现任北京国宝书画院副院长、新加坡美术总会海外名誉顾问、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
醌类结构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母核结构,含有醌类结构的化合物不仅被广泛用于医药、农药、材料等领域,还可以作为反应体系的氧化剂和配体。基于醌类化合物的广泛应用,开发醌类化合物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煤层气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属非常规天然气,是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然而煤层气实际利用率不高,这是由于煤层气中含有少部分氧气,在煤矿生产压缩提浓甲烷
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配置为3种浓度梯度于初花期对苜蓿种子田进行叶面喷施,测定不同处理下种子产量、株高、千粒重、花序数/生殖枝、豆荚数/花序、籽粒数/豆荚等产量
本论文的工作以有机薄膜晶体管器件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二种栅绝缘层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有机/无机双介电层有机薄膜晶体管的概念,解决器件的阈值电压和栅源
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霞浦县,漫长的海岸线、浅海和沙质细腻的滩涂,不仅为海上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为摄影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独特风景,这里的南湾滩涂、小皓海浪、北
重型采矿设备的疲劳寿命预测十分重要。首先,对早已存在有慢性疲劳裂纹的铲矿机起动臂进行现场监测,从监测数据中归纳了吊杆的载荷范围。针对试验数据,建立吊杆的有限元模型
在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300个基本字。这些字是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重现率高,其中大多数能成为其它字的构成部分。写好这些字,有利于打好写字基础。河
水凝胶用作创口敷料时有很多的优点。壳聚糖是天然的阳离子多糖,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制备了几种具有抑菌能力的水凝胶敷料,同时利用可生物降解聚酯和多聚肽对壳聚糖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