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美国人=越南人+美国人?——论托马斯·A·巴斯《越南美国人》中的身份主题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h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和影响最大的战争,越南战争对当代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越战文学。中国学者在90年代才初涉该领域,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内学者关于越战文学的研究既有专著出版,也有硕士论文和批评文章,但他们忽略了在越战中及战后均被遗忘的一群人——美越混血儿,即在越战期间,由美国士兵和越南妇女所生的孩子。《越南美国人》作为越战文学的一部分,讲述的正是这群混血儿的故事。   《越南美国人》的作者托马斯·A·巴斯是当代美国文学中著名的学者和作家。《越南美国人》在美国一经出版便获得了好评。相比之下,国内没有关于它的论著。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文本细读探讨该作品中美越混血儿的身份问题,尝试从历史、政治、文化等多角度解释美越混血儿无家可归以及身份定位不明等原因,由此批判越南战争这一非正义的战争对美越混血儿这一特殊群体造成的伤害。   论文分五章。第一章简介托马斯·A·巴斯和他的《越南美国人》,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并简要介绍论文的布局。第二章分三小节,前两小节解释美越混血儿在越南如何被亲生母亲和出生地越南抛弃,第三小节解释他们在越南无“母”的原因。第三章也分三小节,前两小节探讨美越混血儿在抵达美国后如何被亲生父亲和栖居地美国拒绝,第三小节阐释他们在美国无“父”的原因。第四章分为三小节,第一小节说明美越混血儿竭尽所能希望成为越南人,却最终失败,第二小节分析美越混血儿努力挣扎,期待能融入美国社会,却仍然被边缘化,第三小节理清他们无家可归的原因。第五章总结全文要义并揭示《越南美国人》的主题,即揭示越战的残酷性,谴责美国和越南两国政府不负责任的行为,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该小说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与安妮·泰勒《拼凑而成的星球》的发表相差半个世纪之遥。身为二战后的作品,《麦田的守望者》作为塞林格唯一出版的长篇小说,尽管在出版初期该小
亨利·罗斯是当代最伟大的美国犹太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就说是睡着了》被称为美国犹太文学的代表作,该书出版于1934年,当时美国正受到“黑色星期四”的冲击波,全社会陷入迷惘与
通过不同处理对比了含腐植酸喷施宝水溶肥料对安吉白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含腐植酸喷施宝水溶肥提高了安吉白茶产量,与对照相比,含腐植酸喷施宝水溶肥使安
认知诗学在西方发展得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并热衷于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随着两届“认知诗学大会”的召开,许多国内学者开始将认知诗学与中国经典诗歌的研究
主题及论题陈述:自人类社会成形以来,期间的发展包罗了多重特征,其中就有其政治方面的特征。作为重要社会活动的一种,翻译不会被排除其外,尽管翻译应有其应守的客观性。其中尤以圣
华裔美国文学是一部殖民,后殖民,同化与反殖民的历史,它涉及的主题探讨了处于边缘化危险的民族所关心的诸多问题,如:主流社会同化,接受主流文化的一代与上一代的关系,文化身份,性别
文化翻译理论将文化传递视为翻译的重要使命,而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不可或缺的媒介,在面向另一语种受众时,其字幕翻译质量将直接影响电影的接受程度。而现今字幕翻译乱象丛生,许多
威廉·斯坦利·默温在当今美国诗坛德高望重,其诗作屡获大奖,从普利策奖到美国国家图书奖,几乎囊括了美国诗坛所有的奖项。默温也常被认为是美国诗歌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之一,自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