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wf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大学生堪称“网络原住民”,对他们而言,网络的普及既提供了学习成长的新机遇,也带来了道德失范的新风险。由此衍生出的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既顺应时代潮流,也符合现实发展的要求。新时代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以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为具体指引。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个人、学校、国家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既是培育时代新人的育人需要,也是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必然,还是建设网络强国的时代召唤。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家对网络道德教育更加重视,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有所增强。但当前部分大学生在信息获取、交流沟通、网络消费和网络娱乐等网络应用类型中存在某些道德失范现象。这些问题也是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应当重点关注的现实问题。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来看,目前还存在教育内容相对滞后、教育方法比较单一、教育机制有待完善、教育合力尚未形成等问题。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应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引,不断夯实内容、创新方法、优化机制和凝聚合力。在夯实内容方面,要突出内容的导向性和时代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道德文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络法律规范等教育内容。在创新方法方面,要构建“无缝”网络交流话语,挖掘多样化网络道德教育载体,构建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平台。在优化机制方面,要完善网络道德教育领导机制,健全网络道德教育评价机制,维持网络道德教育常态化机制。在凝聚校外合力方面,要协同社会力量,注重家庭建设,强化自我教育。
其他文献
<正>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高中阶段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来说十分关键,而高中政治学科不仅可以较好地在学生思想观念形成过程中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还可以从思想层面帮助学生以更加理想的心态面对高考。身处当下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深入社会各界的时代,教师在实际进行高中政治学科教学时,应当在教育信息化理论指导下,切实地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
期刊
课程思政要求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现已逐步在全国各高校推行实施。在文献研究法基础上构建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并通过对大学生的访谈进一步完善该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归一化处理等方法确定相关问卷各指标权重。结合问卷数据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当前我国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已取得显著效果,基本实现了以德育人的总体目标,但在教学准备、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等维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故
期刊
以2017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标为切入点,发现高职学生在就业中存在就业欠主动、专业欠匹配、就业不稳定、薪酬不理想、求职有压力、单位有要求等问题。通过分析教练技术对接就业指导的可行性、合理性,尝试将教练技术融入高职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指导针对性,力求实现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的目标。
期刊
围绕“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一核心目标,文章以校级辅导员精品项目“梦想加油站”的实际运营为例,将教练技术的逻辑层次框架对接五年制医学本科生的培育过程,分级设置学生不同阶段的职业发展目标,首创“逻辑层次—医学生职业发展分级模型”。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沟通转换辅导员工作场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依照“梦想唤醒、角色定位、价值引领、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成果反馈”六大模块,采用“团体辅导+个体咨询+主题活动+专业
期刊
根据挫折-攻击理论,社会排斥可能是导致强戒人员具有较高攻击性和自杀意念的原因之一。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395名强戒人员进行调查,以探讨社会排斥与其攻击性和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社会排斥可以正向预测强戒人员的攻击性和自杀意念。(2)自我控制在社会排斥与攻击性和自杀意念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未来可从减少社会排斥和提升自我控制入手对其攻击性和自杀意
期刊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各大高校在教学形式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改革,同时逐步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认识的建立,努力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通过介绍课程思政的概念,分析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从而对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进行深入探索,以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在增强教学时效性以及提升学生思想认识中的重要价值。
期刊
唤醒我国足球文化的历史记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足球文化,是建设足球强国,提高足球文化自信的关键环节。该文基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运用扎根理论对我国不同时期的足球文化记忆案例与事件进行编码分析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时代精神、文化认知和底蕴积淀是构建我国足球文化记忆的前提条件;文化思潮、文化建设和文化基因是挖掘我国足球文化记忆的内生动力;环境突变、文化外交和文化引领是改良我国足球文化记忆的
期刊
教育类课程作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实施上具有起步早跨度长的时间优势、全面覆盖的范围优势、元素丰富的内容优势、扎实高效的效果优势。以师范院校教育类核心课程《教育学原理》为个案进行探讨可以发现,此类课程的内容蕴含着政治认同、家国情怀、职业道德、文化素养等鲜明的思政元素。基于学理探讨和个案分析,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应注意在实践中重塑“三位一体”的生成性教学目标、建构“三
期刊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析“校、体、社、家”联动发展的内涵与现实基础,并提出未来路向。现实基础:国家政策的颁布指明了发展方向,学校已成为校园足球发展的中心,体育社会组织的日益规范和壮大,社区为青少年体育提供发展空间、家庭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提升。未来路向:以政府为主导做好顶层设计,以学校为主体普及并提高足球水平,以体育社会组织为纽带拓展发展空间,以社区为依托厚植足球文化,以家庭为基础营造良好氛
期刊
<正>[相关名言]如果人是乐观的,一切都有抵抗,一切都能抵抗,一切都会增强抵抗力。——瞿秋白人生要有意义只有发扬生命,快乐就是发扬生命的最好方法。——张闻天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稻盛和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