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耗超疏水电热蒙皮设计及防冰性能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li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飞机结冰问题已引起高度关注。飞机结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传统的防除冰技术如气囊、热气、电热等防除冰技术都存在相应的不足,无法满足未来飞机发展需求。现有研究表明,超疏水表面具有一定的防冰能力,然而单纯依赖超疏水表面进行防冰其效果并不理想,且结冰延迟时间较为有限,一旦超疏水表面结冰后,结冰将迅速增加。本文提出将聚酰亚胺超疏水表面与电热薄膜复合,形成低能耗超疏水电热防冰蒙皮,并开展了相关性能研究及冰风洞试验验证。本文主要包含以下研究内容:(1)针对某型无人机的防除冰需求,分析机翼表面的各项热流,结合超疏水防冰表面的特殊防冰情况,确定了该防冰表面热流主要为对流换热热流q_a与附面层摩擦导致的表面加热热流q_v,计算得出超疏水电热蒙皮的加热功率密度。(2)完成超疏水电热蒙皮的总体设计。在确定了翼型模型的重点防护区域的基础上,完成了电热薄膜的设计制备,以及超疏水薄膜与电热薄膜的复合。(3)对设计制备的超疏水电热蒙皮开展润湿性能表征。主要对蒙皮表面静态接触角及接触角滞后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蒙皮表面具有超疏水低粘附的性能。利用高速相机研究了蒙皮表面液滴的撞击、弹跳等行为,分析对比两种蒙皮表面的动态润湿性能,结果表明超疏水电热蒙皮表面水滴撞击行为表现为:铺展-破碎-收缩-弹跳-脱离,与普通聚酰亚胺电热蒙皮具有显著的差异。(4)对超疏水电热防冰蒙皮的电热性能进行表征及分析。利用红外热像仪实现对蒙皮的电热温度分布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根据GJB150A在-30℃、-40℃、-55℃低温条件下完成蒙皮的电热响应特性表征及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制备的防冰蒙皮加热温度响应性能良好。(5)利用设计制备的防冰蒙皮,在不同冰风洞实验条件下开展防冰性能研究,包括防冰能耗、防冰温度阈值、防冰延迟时间、溢流冰情况等。通过对比普通聚酰亚胺电热蒙皮与超疏水聚酰亚胺电热蒙皮,实验结果表明后者可降低防冰能耗52%~90%。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测试报告认为“与目前公开报道的国际上同类研究相比,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本文为新型防除冰领域提供了技术基础及试验依据,并有望解决无人机的防冰工程需求。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无煤柱开采采空区倾斜下方向煤层消突范围,以红岩煤矿6#煤层无煤柱开采为工程背景,按照煤体弹塑性损伤变形理论、矿山压力理论、煤层瓦斯流-固耦合理论和岩石力学理
蛋白质纤维作为一类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其独特优异的性能,但由于纺织加工等的要求,使得蛋白质纤维加工和使用后,存在着大量的下脚料和废弃物,资源浪费严重。实现蛋白质纤维
在能源及环境问题面前,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降低排放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实现发动机高热效率低排放为目的,提出新型燃烧方式重整燃料分子RM-HCCI燃烧,为了达到高温无
马舍雷(Pierre Macherey),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被伊格尔顿誉为“最勇于挑战并具有真正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①,蒙塔格(Warren Montag)也盛誉马舍雷是
民居指用于居住的建筑物或房屋,既是人们的住所,也包含着“家”的意思。Dwelling的词根Dwell意为“永久定居、生活”,其起源可追溯至1250-1300年。住宅是一种私密的空间,既是
海洋污损问题一直制约着人们面向海洋发展,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可水解的季铵盐阳离子杀菌剂在水解后形成的两性离子结构具有防污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但阳离子水解后即
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汇处,地震灾害频发。地震的发生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以及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因此抗震设计的理论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概念清晰,能够较好的反映地震动强度、频谱特性和强震持时对结构的综合影响。目前,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因其优越的理论优势而走在抗震研究领域的前沿,经过各国研究者近一个世纪的努力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与其他研究者相比,既有计算模型是一种计算简单、
混凝土作为复杂的非均质多相材料,其渗流非常复杂,为探究流体在混凝土中渗流规律,本文采用CT断层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统计学原理、试验法等手段,在纳米、微米尺度范围内
作为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关键结构件,整体叶盘形状十分复杂:其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都是自由曲面,而且相邻叶片之间的叶盘通道空间变化显著。同时,整体叶盘材料多为高强度不锈
目前大多数模型修正方法以频率作为模型的响应,在某些情况下,模态参数的识别误差比有限元模型建模误差还要大。基于频响函数的模型修正方法避开了结构模态分析,且频响函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