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处理技术及磁场对结霜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vent_chri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霜是自然界和工程领域常见的现象。在工程应用中,结霜会增大换热表面的传热热阻,造成制冷系统的COP下降,对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输电线缆等基建设施的正常运转造成较大影响;在航空航天领域,结霜会造成飞行器安全性降低,影响卫星太阳能板的正常运行以及空间站组合的正常操作,对飞行器以及航天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传统融霜技术在特殊情况下操作困难,而且会导致系统的稳定性大大降低,造成大量的能源损耗,所以研究开发有效可行的抑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都集中在表面润湿性对结霜过程的影响,而结霜特性不仅受表面接触角的影响,表面结构和外场也是影响结霜过程的重要因素。抑霜研究不能仅局限于常规结霜工况,结霜多发生在超低温和高湿度等极端环境工况下,所以有必要对表面特性和施加外场的抑霜效果受环境工况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以霜层物性为研究对象,用微观可视化方法,研究了磁场强度、表面润湿性、表面结构对结霜过程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在不同冷表面温度(Tw=-10℃、-20℃、-35℃),环境相对湿度(RH=65%、RH=75%、RH=90%)条件下,3种润湿性表面(接触角CA=48°,CA=76°,CA=133°)在不同磁场强度(B=0Gs,B=180Gs,B=380Gs)下的结霜过程。搭建了微观可视化观测实验平台,利用图像二值化数据处理方式,分析了磁场强度和表面润湿性对凝结水珠粒径、液滴结晶时间、液滴和霜晶覆盖率、霜晶形态、霜层厚度和密度等霜晶特性的作用机理,获得了结霜特性随磁场强度和表面接触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Tw=-20℃,RH=65%工况下,相比普通裸铝表面,磁场作用下,疏水性表面上的凝结水珠粒径减小30%左右,结晶时间延长350s以上,凝结水珠的分布更加稀疏;霜层厚度和霜晶密度随着磁场强度和接触角的增大而减小。2.分析了不同冷表面温度和环境湿度下,结霜进程变化、疏水表面和磁场的抑霜效果受环境工况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冷表面温度的降低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大,结霜前期水珠生长合并阶段缩短,结霜速率加快,霜晶覆盖率增大,霜层厚度增高,结霜沉积量增大,结霜密度随着冷表面温度的降低和环境湿度的增大而增大;Tw的降低和RH的增大导致外加磁场和表面润湿性对结霜过程的影响减弱,由于在低温高湿工况下相变驱动势增大,水珠在直径较小时容易在表面微纳结构间隙里冷凝冻结,导致疏水效果变差;磁场的磁化效果体现在破坏液态水的氢键,结霜前期的液滴凝结阶段缩短导致磁场磁化时间减小,磁场对结霜过程的影响大大减弱;Tw和空气RH对疏水表面抑霜效果的影响要大于对磁场抑霜效果的影响,且抑霜效果受环境工况的影响程度随着表面接触角和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3.研究了微纳复合结构表面的结霜过程,对比了微纳复合结构表面与润湿性表面的结霜状态以及融霜特性。采用精密机械加工与化学刻蚀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2种平行微槽结构铝表面(机械凹槽表面、3级微纳复合结构表面)。比较了在不同环境工况下3级微纳复合结构表面与亲水表面、裸铝表面、疏水表面和机械凹槽表面的结霜特性,并考察了自然工况下冷表面的融霜特性以及融霜水的排水性能。实验结果表明:3级微纳复合结构表面具有明显的抑制结霜效果和优良的除霜排水效果;通过结霜和除霜循环的实验结果发现,3级微纳复合结构表面在5次结霜融霜循环后仍能保持较低的霜晶密度,验证了微纳复合结构表面具有较稳定的耐久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山火灾害愈发突出,伴随着人类科技进步与社会思潮的变迁,如何科学的、批判的认识山火对人类与自然的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全面的认识山火事件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选择恰当的山火应对策略与方案至关重要。在山火应对行动的研究中,除了应急预案涵盖的应对行动顶层设计,与基于火灾情景、孕灾环境与承灾体三要素生成的具体行动方案之外,还应包括衔接战略决策与执行决策之间的策
残余应力是指消除外部作用后仍存在于材料内部的应力,残余应力会影响零部件的疲劳强度、耐应力腐蚀和抗蠕变能力等力学性能,进而影响其使用性能与使用寿命,因此精确稳定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在工程实际中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小孔法是目前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机械零部件近表面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目前小孔法测量残余应力时,通常采用钻削、铣削等机械方法加工小孔。机械加工小孔属于接触式加工,加工过程中试件会引入附加
对增材制造“工艺—组织—性能”关系的认知和掌握是实现控形、控性的关键,而增材制造过程中强烈的物理、化学变化以及复杂的物理冶金过程使得其“工艺—组织—性能”关系难以准确把握。金属增材制造涉及传热、传质和相变等,是一个多尺度多物理场多学科交叉问题。目前,实验研究无法直观地反映工艺-物理场-凝固组织之间影响过程机理,并且“试错法”主导试验和工艺设计导致实验成本高昂、研发效率低效。本文通过构建增材制造多尺
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铝蜂窝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如质量轻、比强度高和隔热散热性能好等。然而蜂窝属于典型的薄壁多孔结构,其面内刚度较低,在加工时容易产生各种缺陷,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本文通过铝蜂窝芯铣削实验得到了铝蜂窝芯铣削加工典型缺陷,利用ABAQUS仿真软件建立了含有加工缺陷的蜂窝夹层结构平面压缩和低速冲击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压缩试验和落锤低速冲击试验进行了验证,分析了铝蜂窝芯铣削加工缺陷对夹
掩膜电解加工因其加工效率高、无电极损耗、无残余应力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微结构的加工。本文针对掩膜电解加工过程中结构均匀性差的问题,在常规掩膜电解加工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阴极式掩膜电解加工技术,并基于移动阴极式掩膜电解加工技术制作金属微沟槽阵列结构。采用COMSOL仿真软件对移动阴极式掩膜电解加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随后进行移动阴极式掩膜电解加工实验,对影响微沟槽阵列结构刻蚀深度均匀性的工艺参数展开研究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面对我国能源发展洁净化、数字化、多元化的大趋势,中国石化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技术立企兴企强企,聚焦提质增效升级和塑造竞争新优势,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带动我国能源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期刊
喷墨数字印刷逐渐扩展到生物医疗、陶瓷建材、纺织印染等工业领域,压电式喷墨打印头制造技术是国内需要集中突破的关键性技术。本文研究了压电式喷墨打印头的喷墨腔室制作工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喷墨打印头的各部分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确定喷墨腔室的组成结构以及喷孔的形状;依据喷墨腔室的工作性能要求,分析了微机电领域器件常用的材料,选择聚合物SU-8作为喷墨腔室的结构材料;分析了SU-8光刻胶的交联机理
与连续激光熔化沉积相比,脉冲激光具有较高的冷却速率、较低的热累积和更好的机械性能等优点。然而,脉冲激光对熔池流动行为、液/气界面波动、温度分布以及表面质量的影响尚不清楚,有关液/气界面波动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深入了解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熔池流动性行为,对研究熔池液/气界面演化、改善表面质量以及合理脉冲工艺参数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Fluent针对熔池瞬态运动和传热传质建立了三维对称数值模型,分析不
超疏水表面是一种具有特殊润湿性的仿生功能表面,在抗结冰、油水分离、流体定向运输、自清洁、防腐蚀、流体减阻等领域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航空用钢因具有较高的强度,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中。以航空用钢为基材制备超疏水表面可有效的增强航空用钢在极端环境中的适用性,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目前,钢基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但存在成本高、环境友好性差、表面耐久度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使用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