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青鳉性腺和早期发育的生物学研究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bje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水青鳉(Oryziasmelastigma)作为新兴海洋模式生物种,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海洋生态毒理学实验研究。本文为了研究海水青鳉性腺和早期发育,在水温为26℃到28℃,光照14h:黑暗10h,食物充足的环境下,培养海水青鳉亲鱼,收集自然受精卵,静水孵化,培养仔稚幼鱼;采用常规的石蜡切片,H.E染色和显微镜观察,主要结果如下:  海水青鳉为单侧性腺,在孵化后6到8日龄,性腺开始分化。卵巢卵母细胞分为5个时相,卵巢的发育分为了5个时期;海水青鳉每日连续产卵,因此确定卵母细胞非同步发育,海水青鳉的产卵类型为连续型产卵;且在卵子的发育过程中,海水青鳉的卵黄囊泡首次围绕卵核出现,卵黄颗粒则是在卵母细胞外缘出现。精巢的发育稍晚于卵巢,但是精巢发育快速,35日龄仔鱼的输精管内可见精子排出。  海水青鳉卵为圆球形、多油球、沉性、端黄卵,卵膜表层有绒毛膜和纤维丝。与多数硬骨鱼类相似,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七个期:胚体形成时期、细胞分裂时期、囊胚时期、原肠时期、器官形成时期、肌肉效应时期和孵化时期,研究发现海水青鳉胚胎发育还具有以下特征:(1)细胞分裂时有不规则分裂现象;(2)仔鱼以尾部破膜先孵出的方式孵化;(3)柯氏囊出现在原口关闭之前,极少数个体具有两个柯氏囊。  海水青鳉初孵仔鱼,胸鳍发达,眼球浓黑,脊索末端向上弯曲,尾鳍条出现;1日龄鳔充气,并开口摄食;3日龄卵黄囊吸收完毕;4日龄油球消失,进入后期仔鱼发育阶段;8日龄胸鳍、臀鳍条出现;10日龄背鳍原基出现;25日龄各鳍均已发育,进入稚鱼期;35日龄,各个鳍条发育完善,身体布满鳞片,形态与成鱼相似,进入幼鱼期。根据对卵黄囊、油球的吸收、各个鳍的发育以及鳞片的发育等特征将海水青鳉发育划分为仔、稚、幼三个时期。海水青鳉鳍的发育时序为胸鳍、尾鳍、臀鳍、背鳍、腹鳍。
其他文献
溪蛉是脉翅目中比较稀少的一个类群,可以作为天敌资源和研究昆虫演化的“活化石”材料,但历史上溪蛉科在脉翅目中的系统地位一直是个颇具争议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溪蛉科
长江口是我国最大的河流入海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重要的河口渔业水域,是多重鱼、虾蟹类的繁殖、索饵场所,是许多洄游性鱼类的必经之路,也是国家濒危珍稀保护动物——中华鲟自然
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有促进小麦早长快发、增根促蘖、提高粒重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本文叙述了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Seed treatment before sowing, promote wheat early and
本文以美国红鱼幼鱼为研究对象,从鱼类营养学和能量学角度探讨三种自制饲料对美国红鱼幼鱼的生长、饲料利用、生化组成以及能量收支等的影响机制,研究不同养殖时期美国红鱼的全
黑点裸胸鳝(Gymnothorax melanospilus)是裸胸鳝属(Gymnothorax)鱼类的一种。裸胸鳝属鱼类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鳗鲡总目(Anguillomorpha)鳗鲡目(Anguilliformes)海
IRF家族在鱼类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一直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研究首次分别对斜带石斑鱼IRF家族的一个基因(IRF-1)进行克隆,并选择其中的一个重要基因:干扰素影响因子1—
高校学生动手能力普遍不强这一现象制约了我们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制约了我国由加工密集型向创新型社会的转型.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并制定一系列策略,来尽快
近日,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在新华东社区内悬挂环境保护宣传横幅、沿街发放了街道为社区精心准备的《生活妙招巧用》,大力宣传“低碳绿色、节能减排”的环保精神。《生活妙招巧用》
运用加性-显性及其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和分析方法,研究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的不完全双列杂交子一代F1的体重(BW)、体长(SL)、全长(T
怀山药号怀菊花分别以2%(质量分数)加入黄河鲤基础饲料中,饲养42 d后测定其生长、血液理化及肌肉生化成分等指标,结果如下: 1、怀山药与怀菊花对黄河鲤生长的影响 饲料中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