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间的交流日趋频繁,翻译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媒介,在增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促进人类发展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翻译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项跨文化交流的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多种因素参与其间,如作者、读者、译者和出版者,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翻译场。而出版者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从译本的选择,翻译文本的编辑与出版,译本的推广与传播,再到读者的接受都是出版者要考虑的问题。本论文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借用布尔迪厄的社会场域理论和翻译理论研究的有关成果,特别是有关中国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的研究成果,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出版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传播作用,并以法国专门出版亚洲文学的毕基耶出版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文学在该出版社的翻译出版的历史梳理,分析该出版社的出版策略、出版机制、选择机制等方面,探讨出版者对文学文化的翻译和传播所起到的作用。本论文在引言中探讨了在全球化语境下翻译之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提出翻译活动是一项复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多种因素参与其中,如作者、译者、读者、出版者,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翻译场。而本论文把目光投向翻译场中的出版者,对出版者在文学译介与传播中所起的作用加以探讨。论文第一章首先讨论法国出版业中翻译所占的特殊地位,分析其原因,进而对致力于中国文化与文学译介的法国出版社加以介绍。尤其是对菲利普·毕基耶出版社自成立以来对中国文化与文学的译介所做的工作进行梳理。论文第二章探讨毕基耶出版社的运作机制,尤其是对参与译介与出版工作的文学代理人、译者、美术编辑和出版推广者的作用进行介绍。并指出,毕基耶出版社的专业的文学代理人,优秀的译者队伍、美术编辑和多种推广渠道均促进了读者对亚洲文学的认识和了解,并推动了亚洲文学在法国的传播与发展。论文第三章对毕基耶出版社在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指出文化环境、高水平的译者、读者的引导、市场的拓展、出版方针以及相关措施的制定是毕基耶出版社自1986年创办以来,获得越来越多的法国读者的认可的主要原因。在结语中,本论文提出应该加强对出版者的研究,并就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