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XA5基因扩增促进胶质母细胞瘤恶性进展和耐药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a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质母细胞瘤是目前所知的致死率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已有治疗策略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平均生存期仅为12个月左右。目前针对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难点首先是缺乏能够对肿瘤进展和患者预后进行有效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导致难以进行精准治疗;其次,作为“种子细胞”的胶质瘤干细胞是胶质母细胞瘤侵袭性生长、治疗抵抗及发生复发的根源,然而针对胶质瘤干细胞的有效靶标较为缺乏;此外,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经常会对临床治疗的一线化疗药物替莫唑胺产生耐药性,导致其不能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找到能有效预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和自我更新能力的标志物并以此为基础优化替莫唑胺治疗方案将为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HOX是人体内一类调控生物形成的基因,共有4个家族。HOXA家族分子高表达于儿童胶质瘤耐药细胞,是下游耐药通路激活的重要标志。HOXA家族成员之一的HOXA5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在诱导胚胎发育和调控成体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人硕士阶段研究发现HOXA5可能与胶质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调控相关,然而,其调控胶质瘤进展及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基于胶质瘤干细胞、非胶质瘤干细胞和不同级别胶质瘤表达芯片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出HOXA5作为关键的分子;通过免疫组化、二代测序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检测了HOXA5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表达及扩增情况,并探讨了其与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了HOXA5基因扩增在胶质瘤干细胞调控中的作用及机制;分析了HOXA5调控胶质瘤的侵袭能力以及其可能的机制;通过数据库分析发现了HOXA5与替莫唑胺耐药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HOXA5促进替莫唑胺耐药的作用及机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第一部分胶质瘤中HOXA5基因扩增及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我们通过对不同级别胶质瘤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发现HOXA5可以作为关键的分级指标。进一步分析了HOXA5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特征及扩增特点,联合临床资料分析了HOXA5与患者预后及临床指标的关系,主要方法、结果及结论如下:1.HOXA5基因扩增是胶质瘤临床分级与分型的重要依据,并可作为预测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1)HOXA5是反映胶质瘤分级及患者预后的关键分子:我们在数据库中发现HOXA5作为与胶质瘤级别相关的关键分子,特别是其扩增与基因表达密切相关,提示HOXA5基因扩增在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中的重要作用。(2)HOXA5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扩增情况:我们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及二代测序分析发现HOXA5基因扩增是肿瘤细胞中的特异性事件。(3)HOXA5基因扩增与胶质瘤级别及分型密切相关:进一步数据库验证也发现HOXA5基因扩增比例随着胶质瘤级别增加而逐渐升高,且在不同组织分型和不同亚型胶质瘤中呈现差异扩增的情况。(4)HOXA5基因扩增与胶质瘤患者预后密切相关:通过对西南医院胶质瘤患者样本和TCGA、Rembrandt数据库分析发现不同级别胶质瘤中HOXA5基因扩增患者预后更差,且具有统计学意义。2.HOXA5基因扩增导致的基因表达增加具有重要的临床病理学意义(1)HOXA5基因扩增导致其表达增加:荧光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实验发现HOXA5基因扩增与表达呈正相关,进一步数据库分析也发现HOXA5高表达富集的部分病例呈现出其基因扩增的现象。(2)HOXA5表达增加与胶质瘤级别密切相关,并可作为独立预后因素:通过对TCGA、Gravendeel数据库分析发现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中HOXA5高表达预后更差,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多因素生存分析也证实HOXA5表达是胶质瘤的独立的预后因素。以上结果证实HOXA5基因扩增是其基因表达增加的重要因素,也是判断胶质瘤级别与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可能是恶性胶质瘤潜在的诊断治疗靶点。第二部分HOXA5对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和侵袭能力的调控及机制HOXA5扩增作为胶质瘤恶性程度判断的重要因素,但是其调控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机制仍不明确。此外,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也发现HOXA5高表达可能与胶质瘤干细胞的功能相关。因此,本部分初步探讨了HOXA5对胶质瘤细胞的调控作用及机制,主要方法、结果及结论如下:1.HOXA5基因扩增与高表达是胶质瘤干细胞的重要特征(1)HOXA5高表达是胶质瘤干细胞的重要特征:我们首先通过GSEA分析发现HOXA5高表达组具有胶质瘤干细胞基因特征的富集;进一步分析发现HOXA5表达与胶质瘤干细胞标记物呈正相关,且具有共定位的现象。(2)HOXA5基因扩增是胶质瘤干细胞的重要特征:HOXA5探针检测发现胶质瘤干细胞中HOXA5基因扩增明细高于分化胶质瘤细胞,同时荧光原位杂交与免疫荧光双染实验也证实HOXA5基因扩增细胞呈现出胶质瘤干细胞标记物阳性表达的特征。2.HOXA5对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和侵袭能力的调控:(1)敲低HOXA5表达显著抑制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通过极限稀释成球实验及胶质瘤干细胞比例检测发现敲低HOXA5表达后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受到抑制。(2)敲低HOXA5表达显著抑制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小鼠原位移植瘤实验证明HOXA5表达与在胶质瘤体内生长速度和大小成正相关。(3)敲低HOXA5表达后胶质瘤干细胞的侵袭能力受到抑制:小鼠移植瘤切片HE染色结果提示HOXA5敲低后胶质瘤侵袭能力受到抑制,体外Transwell实验和侵袭能力指标检测也证实了这一结论。3.HOXA5调控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和侵袭能力的机制(1)HOXA5正向调控PTPRZ1表达及两者联合分析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前期研究基础发现HOXA5结合在PTPRZ1启动子区域正向调控其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敲低HOXA5表达后PTPRZ1阳性的胶质瘤干细胞比例降低,胶质瘤临床样本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也证实HOXA5与PTPRZ1表达正相关,联合两者表达对胶质瘤患者预后更具有预测价值。(2)HOXA5通过PTPRZ1调控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和侵袭能力:通过检测干细胞标记物、极限稀释和成球实验发现敲低PTPRZ1表达能够部分回复由于过表达HOXA5造成的胶质瘤细胞“干性”增加的效应;Transwell实验及侵袭能力标记物表达检测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进一步将PTPRZ1启动子区域HOXA5结合位点突变后的系列功能实验也证实了HOXA5调控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和侵袭能力是通过与PTPRZ1启动子结合来实现的。以上结果证实HOXA5扩增调控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及侵袭能力的重要作用,且其机制是通过调控PTPRZ1表达来实现的,两者的联合表达也具有更重要的预后价值。第三部分HOXA5促进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的作用及机制已有研究结果显示HOXA家族在胶质瘤耐药细胞中高表达,而HOXA5对胶质瘤干细胞的调控作用进一步从侧面提示了HOXA5对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的影响。因此,本部分初步探讨了HOXA5对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的影响及机制,主要方法、结果及结论如下:1.HOXA5促进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及临床意义(1)胶质瘤细胞中HOXA5表达高低与替莫唑胺耐药性呈正相关:发现HOXA5表达与替莫唑胺IC50值呈正相关,且HOXA5在胶质瘤耐药细胞中高表达。改变HOXA5表达后凋亡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升高,胶质瘤细胞IC50值降低,凋亡细胞比例增加,提示HOXA5对于维持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性的重要作用。(2)HOXA5在TMZ治疗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HOXA5可以作为预测替莫唑胺治疗效果的重要分子。(3)HOXA5与TMZ联用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并延长小鼠生存期:NOCD-SCID鼠原位移植瘤治疗实验表明敲低HOXA5与替莫唑胺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并延长小鼠的生存期。2.HOXA5促进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的机制(1)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OXA5与EZH2表达密切相关:数据库分析显示HOXA5与EZH2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进一步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HOXA5与EZH2存在共定位现象,且两者表达正相关。(2)HOXA5与EZH2 CXC结构域结合进而调控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CoIP实验结果表明HOXA5与EZH2相互作用,敲低HOXA5表达后EZH2及下游关键分子H3k27me3的表达也随之降低。通过检测凋亡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和流式分析检测凋亡细胞比例发现敲低EZH2或者加入EZH2抑制剂均能部分回复由于过表达HOXA5所引起的替莫唑胺治疗效果减弱的效应。通过对EZH2全长片段进行截短分析发现其CXC结构域与HOXA5存在结合。(3)HOXA5调控EZH2引起耐药相关基因DNA甲基化导致其表达沉默:敲低HOXA5表达后发现EZH2关键下游分子H3k27me3被抑制,通过Ch IP-seq分析发现H3k27me3介导的DNA甲基化导致与替莫唑胺耐药相关基因表达沉默是HOXA5发挥替莫唑胺耐药效应的关键机制。以上结果明确了HOXA5调控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的作用,且其机制是通过与EZH2 CXC结构域结合催化下游基因H3k27me3的三甲基化修饰来实现的。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首次证实了HOXA5基因扩增及表达与胶质瘤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关系,并首次发现HOXA5在维持胶质瘤干细胞表型及替莫唑胺耐药中的重要作用。机制研究方面,首次发现HOXA5通过结合在PTPRZ1启动子区域调控其表达进而调控胶质瘤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和侵袭能力;同时,HOXA5也可与EZH2CXC结构域结合激活其下游经典分子H3k27me3的三甲基化修饰导致耐药性的产生。本研究结果为靶向胶质瘤干细胞及替莫唑胺的临床使用提供新思路和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S/V)治疗射血分数降低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HF)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8年5月~2019年10月重庆4个研究中心心血管内科射血分数降低的ADHF患者,根据临床处方信息患者被分为S/V组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组(ACEI/ARB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医生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血压滴定药物剂量,随访至出院后
背景:原发性肝癌目前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六位,死亡率排名第三位。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75%-85%)和肝内胆管癌,以及其他罕见类型[1]。HCC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摄入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大量饮酒、超重、2
主动侦查可概括为主动启动说、主动情报说两种理论学说,分别侧重于侦查启动程序的主动、侦查线索发现的主动。以上两种学说缺乏系统性思维,具有强烈的破案观念导向,仅局限于立案程序的改革。而主动侦查是系统性概念、全局性理念,由主体、客体、行为、程序等多要素组成,兼具公平、正义、效率等复合价值。通过实践映象和逻辑论证得出,主动侦查是侦查机关主动发现、主动查清、主动证实涉嫌犯罪的事实,对侦查立案、运行、终结等程
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于其起病隐匿且预后不良,现有的治疗手段不能显著改善食管鳞癌的预后。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新型的治疗手段。长链非编码RNA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调控作用,长链非编码RNA00114能够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在肝癌中,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肝癌缺失基因1轴(EZH2/DLC1
引言结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在北美和北欧地区居首位,而在亚洲和非洲的发病率很低。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来临,结肠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免疫和靶向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虽然治疗水平在提高,但其死亡率仍未能明显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患者容
第一部分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描述目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根据分化程度不同,生物学行为存在很大差异。本研究通过描述单中心直肠NEN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旨在指导直肠NEN的临床诊治及病情评估。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0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诊断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
背景: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是一种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黑色素细胞由神经嵴产生并迁移至皮肤、葡萄膜、脑膜及粘膜,大多数黑色素细胞位于皮肤的表皮-真皮交界处。恶黑的发病率占所有皮肤癌的4%,其转移后的死亡率占据皮肤肿瘤的75%。然而,近几十年来,全球恶黑的发病率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未来恶黑的控制将面临巨大挑战。因此,识别恶黑的关键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对于临床精准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长
背景细胞周期具有复杂的调控机制,基因表达调控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变剪接导致基因产生多种形式的转录本,从而使基因表现出复杂的功能变化,但细胞周期中的转录本变化模式及其对肿瘤临床表型的影响还不清楚。同时,靶向细胞周期治疗是肿瘤治疗中的一大分支,根据靶点表达情况对潜在高反应性患者进行筛选是细胞周期靶向药物精准应对的一大瓶颈。多数靶基因产生的各转录本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不尽相同。因此,对靶向药物敏感性的
动物是流感病毒重要储存库,使流感病毒基因片段重配产生新型流感病毒成为可能。近年来新型重组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不断出现,包括H7Nx、H5Nx、H10Nx等,给家禽业和公共卫生带来很大威胁。2013年我国首次报道的低致病性H7N9亚型AIV,是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基因重组产生的新型重组病毒,对鸡呈低致病性,但是可以感染人引起发病甚至死亡;在2016年底H7N9
该研究通过微波辅助提取法对黑果腺肋花楸果粉中的花色苷进行提取,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试验条件,并通过pH值示差法测定黑果腺肋花楸果粉中花色苷的提取量,得到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剂59%乙醇、液料比29∶1(mL/g)、提取温度48℃、提取时间11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黑果腺肋花楸果粉中花色苷提取量为10.298 mg/g。